花店地址被人克隆 店主很无奈  16-03-17     视频长度: 0:10:5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人们都说做生意,做的越大,分店开的越多越好。可是城阳区开花店的田先生,网上最近多出来好几家分店,可是他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城阳区的田先生在华城路367号开了一家花店,经营十四年了,按说平时鲜花的淡旺季,他都已经了然于胸。可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情人节本该是鲜花最畅销的时候,自家店里却没了生意。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自家这个地址明明就只注册了一家花店,怎么在美团上突然多出来六七家店,而且还都是卖花的?田先生百思不得起解,不经意问跟邻居说起,这才发现,原来遇到这种怪事的,可不只自己。

那么,这些网络花店为什么放着自己的地址不用,偏偏爱用别人的呢?随后,记者以买花的名义,分别拨打了几家花店的联络电话。田先生猜测,这些网络花店用自己的地址在网上注册,这样附近的客户如果按照距离搜索,最先查到的就是自家花店,但接单的却是这些山寨店面,看着这些花店用在网上利用自己的地址经营的红红火火,再想想自家这几个月清淡的生意,田先生气不打一处来,第一时间把问题反映给了美团网。

田先生说,和美团网沟通了二十几天,基本上每次都是这个结果,而且这些网上信息也没有更改过。自己既然已经把所有的材料都提供给了网站,判断起来怎么会这么难呢?记者也尝试着跟网站管理方进行沟通,但过程并不顺利。

这些网络花店到底什么来头?盗用他人地址又是什么意图呢?记者随后将情况反映给了城阳工商局,工作人员按照网上登记的花店名称,进行了查询。李鬼抢了李逵的生意,平台监管不力,网络销售暗藏多少危机?这些商户是根据第三方平台来开展经营活动的

应该由第三方平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来管辖。

一些根本就没有注册过的店铺,在网络上却使用了别人的地址。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是这些网店填写错误,还是美团的审核存在问题,记者继续调查。记者首先来到距离广大大厦最近的宁夏路194号,在手机美团上,这个地址有三家花店,可是记者来到现场,却只发现了一家。而在隔壁的196号,美团上也注册了一家花店,不过实际上,这里只是一家服装店。而在宁夏路251号,记者在美团上搜到了5家花店,但事实上这附近一家花店都没有。

采访中,不少花店老板都表示,对于这种盗用地址的情况,见怪不怪了。至于是什么原因,不言而喻。这些网络花店,究竟藏身何处?又是怎样招揽生意的?记者根据网上留的联系电话拨打了过去。

记者提出想要上门取花,可无一例外的都被一口回绝了。这些所谓的网络花店,到底存不存在?明明使用了错误的注册地,为什么还能顺利的在网络上招揽生意?花店这边问不出头绪,记者决定自己尝试着在客户端上注册一下。

前后不到2分钟,在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实体店面,甚至连鲜花都没有一朵的情况下,记者就成功的在网站上注册了一家花店,可以轻轻松松开张做生意了。网络提供平台,商家自由买卖,这无可厚非,可如果连最起码的审核和监管都没有,这样的平台,又怎么能让人放心呢?记者随后拨打美团网的商家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给出了答复。

工作人员承诺,会马上删除这些问题商家,可让人担忧的是,网络平台上商家众多,出现问题的,真的只有这几家吗?会不会有其他藏着猫腻的问题商家,在没有监管的真空地带,侥幸生存呢?

这其实还是一个宽进严管的问题。首先一点要确定,冒用别人家的地址,这肯定不对,但一个更大的问题的核心是,我认为在于要跟上新的步伐。

其实我想借用商事制度改革的思路来说这个事,以前我们重审批,现在我们更看重监管。拿这件事来说,用户很容易就注册成功,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他犯错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如果他一犯错,我们的软件公司或者执法人员就查处了,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美团网上上注册的花店越多,成交的量越大,美团获得分成的利益也就越大。在这方面,我们希望网络平台自己加强监管,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消费者和执法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