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又大又红的草莓都打激素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16-02-24     视频长度: 0:12:15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全接触 正文
  

这个季节的岛城水果摊上,草莓绝对是主角。鲜艳的颜色和清新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来往的市民都会忍不住拎(lin)上两斤。但是每年草莓上市之后,总是有些质疑声随之而来。这些个大色红的草莓,吃起来能放心吗?

据调查员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大伙儿的担心,主要集中在膨大剂、激素和农药残留这几个方面。确实,市场上出售的草莓五花八门,长成啥样的都有。您瞧调查员手上这两颗草莓,大的差不多顶半个手掌,小的还赶不上个矿泉水瓶盖儿,体型差了那么多!同一个品种,差距这么明显,难怪消费者心里犯嘀咕。

老张卖了六七年草莓,也跟顾客解释不清楚,这些草莓到底有没有问题。买家有疑问,卖家一知半解,这种情况就使得消费者对草莓身世的怀疑愈演愈烈。不少所谓的内行人士就站了出来,教给大伙儿辨别问题草莓。最近,不少岛城市民的朋友圈儿,就被这样一篇文章给刷爆了。

怎么辨别青岛的草莓是不是打了激素的呢?

方法一

左边两颗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形状不规则,但是可能特别甜。这种就是过量使用激素的草莓,果面凹凸不平,果形不整。右边两颗就是自然生长的草莓了,正常的草莓呈圆锥形或长椭圆形。所以买草莓要买这种小圆锥形的。

方法二

左边两颗过量使用激素的草莓,靠近把儿的地方是白色的。这些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果柄处颜色发青发白。其实就是催大的果实。而右边两颗自然生长的草莓颜色均匀、红艳,光泽度好,一看就很有食欲。

方法三

左边四块就是使用了过量激素催大的草莓。这种草莓空腔现象比较多、空腔大、果肉颜色发白,上色很差。右边四块自然生长的草莓一看就知道果肉饱满,内部果肉呈鲜红色,而且几乎没有空心的。

这篇文章经过某些公众号推送,传播范围很广,阅读量已达上万人。另外,文中还告诉读者,有五种草莓不要买。

首先,形状奇怪的不要。

看品种,个头大的草莓多呈圆锥形,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

其次,颜色不均匀的不要买。

激素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而且在底部果柄处,颜色青红分明。

第三,表面颗粒太红的不要买。

正常草莓表面的芝麻粒是金黄色的。如果连芝麻粒都是红艳艳的,就要警惕了。

第四,果肉空腔的不要买。

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腔。激素草莓轻易就能掰开,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

第五,闻着不香的不要买。

正常草莓甜度高且甜味分布均匀。激素草莓吃起来寡淡无味、闻着不香。

回想起咱们平时吃的草莓,确实是有畸形、底部发白和空腔等现象出现,难不成真是因为打激素造成的?文章中貌似有道理的说法,都是真的吗?

市场上真的有打激素的草莓吗?朋友圈里疯传的鉴别方法靠谱吗?带着这些疑问,旭哥到市场上买了两盒草莓,带着它们来到了位于即墨华山镇的一家草莓种植基地,找到了正在向种植户传授技术的姜卓俊教授。他可是真正的草莓专家,在业界有着“草莓教授”、“中国草莓之父”的美誉。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大个头草莓,老百姓都把它叫做“甜宝”,学名是“章姬”,它就是大果型的草莓,表面也比较光滑。最大的果子可以达到150克左右,也就是说,一颗草莓就有三两沉。而前些年咱们吃的那种“丰香”品种,就是中小果型,果皮表面也有一些不规则的沟壑,就不是那么规则的圆锥体了。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结出的果子不一样,也是正常现象。

听见了没?果子长得奇形怪状,也是正常现象。姜教授说,草莓长得畸形,绝大多数都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另外,姜教授还告诉旭哥,有些草莓品种,本身的形状就很怪,像扇子面、像鸡冠子的都有。所以说它没有长成标准的圆锥体,也不影响食用。还有种说法,说这草莓长得越畸形越好吃,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颜色不均匀的草莓不要买,是真的吗?

其实啊,市场上有的草莓有白屁股,是种植户和商家售卖草莓的一种策略。他们是在草莓八分、九分熟的时候,就把果子采摘下来了。

至于有些草莓的颜色一面深,一面浅,那是因为接受光照的那一面好着色,背光的那一面不能有效合成红色素,这是很正常的。

表面颗粒太红的草莓不要买,是真的吗?

姜教授说,草莓表面散布的,像芝麻粒一样的种子颜色,还跟所受到的光照有关系。光照不足时,种子颜色发白、发绿、发黄。

所以,草莓表面的颗粒红不红,是由品种和关照决定的,大伙儿也不必担心。

果肉空腔的草莓不要买,是真的吗?

管理水平不到位,是有可能造成草莓空心儿的。还有一个方面,不同的品种也不一样,有的是实心儿的,而有些品种的草莓,管理得再好,中间也是空心的。虽说空心儿草莓会稍微影响一点儿口感,但是也不是啥大问题。跟打不打激素是没有关系的,大伙儿可以放心地吃。

闻着不香的草莓不要买,是真的吗?

听了姜教授对以上几个疑问的解答,大伙儿明白了吧?之前我们所怀疑的,各种出状况的草莓,大多都是由于品种特性和管理水平造成的,并不影响食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这些表现跟打激素联系起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伙儿不要相信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