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总体规划:重塑城市布局 迈向宜居幸福  16-02-13     视频长度: 0:3:8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新闻 正文
  

日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国务院批复。在“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这一全新空间战略搭建起的广阔舞台上,大青岛瞄准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一目标,开始了城市布局的重塑。

对比前后两版城市总体规划,青岛的城市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的“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同时,进一步放大了我市旅游资源和港口资源的作用。

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青岛规划区总面积由1946平方公里扩大至6143平方公里,城阳区、胶州市、高新区等北岸城区首次纳入城市规划区。未来,在新机场和大沽河生态发展轴的带动下,北岸城区将建设成为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对带动平度、莱西组团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规划》中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章节,首次提出了“全域统筹”理念,标志着大青岛将统筹交通市政设施、社会民生事业、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带动城市组团有序发展,促进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

交通是大青岛对外辐射、内部通联的基础。《规划》中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提出,青岛将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与省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市域内1小时通达的目标。

《规划》同时提出,我市将整体保护“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弘扬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