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桥下安家十年 拒绝救助不肯回家  15-02-09     视频长度: 0:4:5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快过年了,大家都赶着回家团聚,可是在胶州路和聊城路路口桥下,安家的男子似乎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听说已经住了很多年了。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为何安家于此?阴冷的桥下,他如何度过寒暑?记者试图打开一个个疑问,帮他回家,可是记者赶到桥下的时候,男子不在,只留下两个硕大的编织袋,装满杂物,旁边整齐的放着两床被子,这就是流浪男子的家,让人看了,有些心酸,记者在桥下等了一段时间,男子终于回来了。

男子看上去五六十岁,带着粉色的帽子,穿着破旧的棉衣,背一个绿色挎包,看见陌生人闯进自己的家,男子有些生气,扭头就走。

男子情绪激动,拒绝透露任何信息,看这个情况,记者也不好过多打扰,或许,他喜欢的就是这种生活。就在记者打算放弃采访的时候,周边的居民劝住了记者。

大伙说,听口音,感觉男子是南方人,开始来的时候,是靠捡废品维持生计,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行为有些异常,不说话,也不接受救助,饿了就捡垃圾吃,眼看着快过年了,大家希望记者能帮帮他,让他回家。

无论大伙说什么,男子始终很排斥,记者跟着他在街头转悠了一个多小,男子的情况仍然一无所知,或许,在他十年的流浪生活中,遇到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对于他来说,很难对陌生人产生信任感,记者只好再三解释,证明自己并无恶意。

或许是感受到了记者的诚意,慢慢的,流浪男子对记者不再排斥,他说,自己不是精神病,只是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而且他也不愿意去救助站,也不想回老家,他想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男子说,以前因为家里穷,所以一直没娶媳妇,四处打工,十年前来到青岛,本希望能到工地找个活,可是干了没多久,包工头就跑了,后来靠捡废品为生,慢慢的,就过起了流浪的生活,对于四川的家,再也没有了回去的念想。不过说起家中的父母,男子沉默了一会,或许在他的心里,家,父母,仍然是他的牵挂。

说起现在的处境,和曾经的过往,男子再度陷入了沉默。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们无法真切的感受他的内心世界,或许,此时此刻,远远的守望,是对他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