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蛟龙号正在西南印度洋对海底热液区进行科学考察。所谓的热液区,是指海底地壳活动活跃区域,大多分布在大洋中脊。研究热液区,不仅可以勘测矿产资源,还可以研究地壳活动规律。32岁的付文韬,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主潜航员之一,他驾驶着蛟龙号已经完成了40多次深潜任务,两三千米深的海底是怎样一番景象,科学家在海底都做了哪些工作呢?接下来,请付文韬介绍一下。
从海面下潜到热液区需要一个多小时,海底的能见度很低,在灯光的帮助下,能看到七八米远的地方。蛟龙号第二航段要探测的区域是热液区,海底有很多小烟囱不停的往外冒黑烟。
付文韬说,其实深海世界跟陆地世界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海底也有高山、平原、沙漠、峡谷和火山。这次下潜的热液区有点像云南的石林,蛟龙号要在石柱之间穿梭,不仅要注意避开黑烟,还要小心沿途的高山。
到达考察区域后,潜航员要操纵船头的机械手来进行样品采集,虽然付文韬已经多次操纵蛟龙号下潜,但是瑰丽的海底世界,每次都让他惊诧不已。
为了抓紧天气好的时候进行科考,蛟龙号会连续实施下潜任务,几位潜航员轮番上阵,每次下潜的时间长达十个小时左右。
在几千米深的海底,海水的压力特别大,操作蛟龙号时,潜航员们都特别小心。在对热液区的科考中,蛟龙号都采集到了哪些珍贵的样品?在海上科考期间,船员们又是怎们生活的?详情请关注今晚9:40分播出的《今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