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新区深化对外开放 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  14-09-12     视频长度: 0:3:57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新闻 正文
  

黄岛新区依托前湾保税港区与国际经济合作区两大对外开放合作高地,在政策上先行先试,积极完善服务举措,加紧规划建设硬件设施,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打开新局面。系列报道《新区新常态》,今天请看:黄岛新区深化对外开放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

前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推出的前置美元保证金制度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率先试点。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和棉花交易市场成为首批试点市场。以前,国外交易商要通过国内分公司参与交易,交易成本高,交易额受限制,还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而在前置美元保证金制度下,国外交易商只需要通过市场设立的保证金账户和境内外子账户,便可直接用外汇与国内交易商进行交易。

前湾保税港区是黄岛新区乃至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在承接国家、省市下放政策的同时,保税港区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强化国际合作。青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运行已经一年多,今年上半年累计进口汽车1348辆,在同期获批的四个口岸中处于领先水平。日前,这一口岸的配套项目——青岛国际汽车城竣工,将为各国进口汽车提供近距离的展示和交易窗口。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前湾保税港区率先主动复制、推广自贸区的改革成果,8月份正式启动42项“先行先试”举措,包括在审批环节建立“一口受理、一门办结”服务模式,在工商注册上实行“先照后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金融领域政策和服务创新,探索区内外保税仓库联动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物流便利化水平。   

与此同时,黄岛新区又一片开放热土——国际经济合作区正在加紧推进。在中德生态园里,目前在谈在建重点德资项目19个,总投资13.6亿美元,其中已开工项目4个,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中韩贸易合作区也于8月启动建设,这里将着眼于中韩两国间的服务贸易,在海关AEO互认、金融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突出海洋经济、健康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按照韩国新都市开发的先进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新城。

下一步,黄岛新区将积极探索海洋开发跨国合作机制,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管理、技术、人才、制度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构筑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