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反腐风暴:中国电建原副总经理黄保东巨额受贿被“双开”  14-05-26     视频长度: 0:8:5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今日 正文
  
滚动

打开今日封面,体味城市表情。

检查机关今年年初曾表示,将重点查办铁路、电力、石油、电讯等垄断行业的案件。今年以来,电力系统以及相关的煤炭领域已有多人因违纪被调查。今天,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又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对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黄保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黄保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研究并报国资委党委批准,决定给予黄保东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黄保东今年54岁,湖北武汉人,国民经济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EMBA学位,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力建设优秀施工企业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等。

此前,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3月6号收到黄保东的辞呈。公告称,黄保东因个人原因辞去本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即日生效。黄保东先生确认其与本公司及董事会无不同意见,亦无须提请本公司股东注意的其他事宜。

上周五,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许永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司长王骏分别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距另两名官员国家能源局原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原核电司司长郝卫平落马的时间不过2天。3天之内有4名官员落马,加上去年已落马的原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迄今,能源领域已有多位重量级官员被查。

2012年12月6号,《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与商人倪日涛“官商勾结”,此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5个多月后,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刘铁男严重违纪违法,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物;道德败坏。2012年8月8号,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2号,发改委内部通报称,刘铁男已查明的非法所得超过1.5亿元;19号,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决定对刘铁男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4年5月7号,国家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国家电网原华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朱长林被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朱长林被调查之前,国家审计署就已安排相关人员进驻国家电网公司,而且已有多位地方“电老虎”被查。朱长林被带走,意味着电力反腐首次由地方电网层面上升到国家电网层面。反腐已经撩到了“电力老虎”的眉梢。

今年5月21号,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国家能源局原核电司司长郝卫平、原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据报道,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现金。执法人员调去的16台点钞机被烧坏了4台。

5月23号,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许永盛、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从刘铁男落马算起,短短一年的时间,能源领域已有10余名高官或高管因反腐“落马”。这次反腐风暴也被舆论认为是自去年中石油系统“连震”后,能源领域的“二次反腐”。下面,我们再来简单梳理一下,煤电领域反腐一年的“成绩单”。

能源系统官员相继被查,是中央对能源系统反腐发出的重要信号。能源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投资数额一般都很大,动辄数百亿。同时,全国的项目太多,而负责审批的主要是那几个人,权力比较集中。那些需要上项目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想尽办法讨好能源局官员。这些官员的接连落马,也将能源项目审批环节中所出现的权力寻租、灰色利益链再度曝光。

握有众多行政审批权,且权力过于集中,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能源系统才会滋生腐败。自去年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涉腐被查以来,多名专家就表示,能源局要反腐,简政放权不失为一种办法。实际上,2013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就开始尝试微观管理上简政放权,并强调事后监管。同时取消和下放了一批不该审批的事项,然而能源局简政放权不得不面对“强势”的发改委,专家指出,目前,发改委出于宏观调控等目的掌握价格、市场准入、投资审批权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现阶段,发改委不会放弃价格和审批权,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国内能源领域市场化处于起步阶段。而如果行政审批制度不改革,简政放权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决策者付出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