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家宝没有妈妈 家人为他编造美丽谎言  14-02-21     视频长度: 0:12:58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如果我们的支教团组织的差不多了,我们会带大家一起奔赴甘肃,实地看看孩子的现状,当然,大家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那儿的条件一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苦。在莱西马连庄镇,有位63岁的大妈叫陈华玉,她说她有个孙子叫家宝,家宝从小没有妈妈,可陈大妈又说家宝的妈妈是个好儿媳,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隐情呢?让我们一起从头说起。

晚上六点,又到了家宝烧火做饭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对11岁的小家宝来说,早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家里贴着满墙的奖状,村里人都知道,家宝是个勤奋懂事的好孩子,可也就因为这一点,让奶奶陈华玉觉得心疼,难受。

曾经,家宝的爸爸季永辉年轻有为,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家酒厂任区域经理,家宝出生后,父母为了能更好的工作,把只有六个月大的儿子送到了老人身边,尽管相隔两地,日子却是过得红红火火,直到家宝三岁那年——人是捡回了一条命,可要想恢复到从前,谈何容易!交通事故中,儿子是受害方,肇事方赔了十几万块钱后就无力再赔偿了,季永辉一年之内,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五次开颅手术,手术留下的后遗症,让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二年,家宝的妈妈也离开了,在两位善良的老人心里,并没有多少怨言,反倒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一走,就是七年,牙牙学语的家宝,转眼间已经上小学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知道爸爸的病,已经耗尽了家里所有的钱,爷爷奶奶岁数大了,照顾他已经吃力,自己不能再给他们增添负担。

陈大妈说,家宝懂事得早,话不多,可孩子心里明镜似的,啥都明白。媳妇刚走的那一年,儿子老犯癫痫,动不动就得往青岛的医院跑,老两口真感觉这日子过不下去了,碰巧那一年在医院认识了一家没孩子的人,她甚至动了把家宝送人的念头。

四岁的孩子,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让两位老人格外心酸,就为了这句话,陈大妈咬紧牙关,挺过了整整七个年头。家宝长大了,上学了,虽然不孩子不说,可陈华玉能感受到,家宝对妈妈的思念。为了家宝,七年来,老人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寻找妈妈,是孩子心中最深的期盼,美丽的谎言,还能坚持多久?

我想,老人之所以编织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是因为家宝的自尊心很强,她并不希望影响妈妈在家宝心目中的形象,但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个事恐怕也瞒不了两天,这个美丽的谎言早晚有说破的那一天,所以,她想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未来,至少有朝一日他能理解奶奶的良苦用心。

家宝的妈妈姓孟,黑龙江人,陈大妈不想说出她全名,唯一的一张照片,也不希望我们公开。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这种淳朴的想法,在两位老人心里已经多年了,可是随着家宝的长大,却不得不面对孩子的种种疑问。从那时起,陈华玉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家宝感觉他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妈妈的疼爱。

陈大妈说的送衣服的阿姨,全是这几年关注贫困儿童的爱心人士,说起来,这其中还有段特别的经历。当时,社会上一些公益联系了学校,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表,让他们填上自己需要的东西,小家宝写的,与众不同。从那以后,好心人年年都会来看望家宝,孩子也格外争气,学习成绩在班里从来都是数一数二。

为了继续陈大妈那个美丽的谎言,记者不得不也帮着一起编织家宝心中的希望。只是孩子心里有时也会感到困惑,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了,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呢?前几天,陈大妈又倒下了,脑血栓、心脏病、白内障,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季大叔也是多年的脑血栓患者,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干不了重的农活,儿子又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这个家,只有家宝还能给大家带来一丝欢乐。

陈大妈下定决心,不去找自己的儿媳妇,坚持把家宝抚养成人,如果有一天,她和老伴都不在了,最后的心愿就是,有人能继续帮助孙子完成学业,让他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山村,有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