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报道了李沧的陈先生在华润万家超市参加了一个“另类”的抽奖,以超低折扣,花了一千多块钱,结果换来的却是一条“身价”不明的金镶玉项链,而节目播出后,不少市民也给我们打来电话,说自己曾有过类似的遭遇。
说起商场里的另类抽奖,不少市民都是有苦难言,本以为是幸运找上了门,可事后才发现好像是被涮了。大伙的遭遇,和昨天节目中报道的陈先生如出一辙,抽中的奖品不是实物,而是折扣。买回的首饰没有发票,来源可疑。这另类的抽奖,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抽奖过程中到底有什么猫腻呢?
陈先生认为,商家准备了两个抽奖箱,一个都是有奖的奖券,一个都是没奖的。自己前后两次都是在有奖的抽奖箱里中的二等奖。而执法人员介入调查时,发现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小吃部,而这里竟然卖起了金银玉器。
营业执照可以重新办理,可从这家珍绿首饰卖出去的产品,到底是不是合格呢,执法人员说,商家至今并未提供出相应的进货单据,为了搞清事实,执法人员决定再跑一趟。除了两位营业员,店面的领导都没了踪影。不光如此,记者发现,柜台里面摆出来的首饰也少了很多。
记者看到,像陈先生买的金镶玉系列,标有千足金字样的首饰全都撤了柜,另外一些卖到上万元的玉镯、吊坠等,也都没了踪影。
离开专柜,记者再一次找到了华润万家超市的管理人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抽奖的单子是超市收银员给的陈先生,超市跟这家首饰店之间,真的只是简单的租赁关系吗?
我想,市民们选择在超市参加抽奖活动,和这些卖首饰的选择在超市设摊点,双方的初衷都是一样的,因为大伙相信一家大超市的品牌。买东西的觉着放心,卖东西的不愁客源。但是别忘了,品牌品牌,要先有品,才有牌。品就是商家的信誉,而信誉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去努力维护,今天的抽奖骗局不仅仅让首饰店的真面目大白于观众,也另消费者对这家超市打了个问号。抽奖活动真就和超市一点关系没有嘛?我们希望能有人能主动来解释一下。最后啰嗦一句,我觉得信誉就像是一块蛋糕,如果人人都想着分蛋糕,却不去做蛋糕,那很快,谁也吃不着蛋糕了。下面怎们就来说一家吃不着蛋糕的早教机构,从年前开始就人去楼空,愁坏了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