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电信诈骗那些事 教你识别骗子骗术  14-02-05     视频长度: 0:10:46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接下来说说电话的事,过年,每个人都会接到不少拜年的电话和短信,既然都是祝福,那么收到的一方一定都很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安全这根弦可不能放松,如果打来电话的是陌生人,那么祝福可以收下,其他的就免了,别像观众葛女士这样,以为自己马上发财了,没成想马上被忽悠了。

葛女士住在洮南路,前几天她刚提回来一辆新车,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有人打电话过来,说财政部要奖励一笔不菲的燃油费。对方坚持让葛女士自己打电话联系财政部,葛女士仔细查看记下来的电话号码,发现了猫腻。葛玉玲:电话是上海的,给的号码是北京的,全国多少买车的,国家得补贴多少啊?

虽说心底有点怀疑,但是对方将自己的信息说的清清楚楚,葛女士不放心,又赶忙给车行打了电话。葛玉玲:车行说,也有人来打电话问这件事,说是骗子,千万别上当。

车行工作人员的一席话,彻底揭穿了骗局,其实,像葛女士这样遭遇信息泄露,骗子主动上门的事,生活在线可没少报道。

电信诈骗第二招:冒充厂家客服,赠送各种礼品。

今年五月份,周先生买了一台长虹电视机,没想到十二月份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周先生:一个电视卫星接收器,一个3D眼镜,两张100元的手机充值卡。货到后,支付200元的费用给快递员。对方自称是长虹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出了周先生的住址和门牌号,博得了周先生的信任。周先生便答应要了一套,两天后快递员送货上门,等周先生交了费用,打开包袱,傻眼了。周先生:这个眼镜十几块,这个接收器就是网络视频,两张充值卡,根本打不通电话。

三件东西,没一件是好用的,周先生很上火。随后,记者联系了长虹厂家,对方答复压根就没有这项活动,看来周先生结结实实被骗子涮了一把。

电信诈骗第三招:冒充国家公务人员,以医保卡涉嫌洗钱为名,骗取老人钱财。

张大爷:现在已经告你了,你去郑州市公安局报案。说你在郑州市交通银行搞毒品、洗钱。七十多岁的张大爷,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说自己的医保卡涉嫌毒品和洗钱,让张大爷第一时间将钱存入国家安全账户。张大爷:不让告诉子女,不利于破案,让我谁也要告诉。张大爷对电话那头的“公务人员”深信不疑,将一辈子的积蓄58万,全部汇到了对方指定的账户里。等钱全都汇完,张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上当了。

电信诈骗第四招:谎称孩子被绑架,要挟家长汇钱。

王女士:有人接过去电话,说孩子被绑架了。电话里,南方口音的男子对王女士说,你的孩子在我手里,想要孩子平安,马上去银行汇十万元。王女士一听慌了神,赶紧赶到银行,银行工作人员一看情况不对,第一时间报了警。民警:王女士神情紧张,情绪激动,思维混乱,要把钱打过去,保证儿子的安全。她说孩子在胡岛小学,我们就去一看,孩子还在学校里。

警方及时介入,这才戳穿了骗子的骗局。那么这些不法分子,到底是从哪里窃取到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呢?民警:很多居民对于自己的信息泄露不是很清楚,现在买房买车,包括参加其他的社会活动,都会留下自己的电话、住址、家庭信息、单位信息,一旦这些信息传到网上,不法分子获得之后,就会对你比较了解了。

一旦骗子掌握了这些信息,下一步便会有针对性的打电话、发短信,忽悠大家上当。朱警官告诉记者,整个一月份,辖区内每周都会接到两三起电信诈骗的报警电话,骗子的招数也是五花八门。民警:如果你近期买车,或者生孩子,一些汽车退费,独生子女退费的电话就会多。民警:冒充购车退税的,冒充独生子女退费的,还有冒充房东收取租赁费的,各种各样的理由。骗子对受害都是很了解,稍微一疏忽,就会上当了。

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骗子的招数也越来越升级,而且生活当中有太多时候,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一些个人信息给透漏了,且不说什么银行卡、买房买车,就算是去超市办个会员卡都要留下这个信息,那个信息的,写假的吧,感觉不讲诚信,写真的,确实可能留下隐患,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原则性的、必须登记的,能不留就不留,大不了小便宜咱不占了,起码不会吃大亏,当然在一般情况下,骗子的骗术还是能识别的,一会我们接着说说。

接着来说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利用银行快捷的转账功能实施诈骗,这就是所谓的电信诈骗。为了钱,不法分子真是用尽了手段,那么面对众多的诈骗形式,我们怎样保护自己呢?首先认清,其次防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异口同声,都说收到过诈骗短信。可以说,骗子们现在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在网络的世界中,骗子的手段可以说更加五花八门。这么多的骗局,我们究竟该怎么防范呢?刑警支队的祝警官,来给大家上一课。

网络诈骗第一招:冒充银行客服,发送假冒网站,窃取网银密码。

1月8号,王女士和牛先生两人都是做生意的,平时的账务都用网银结果这算。收到短信后,他们便按照短信提示操作了起来,没想到点击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账户里一下少了好几万。牛先生:和银行的页面一模一样,之后我就受到短信,说账号转出5.8万,然后就是眼前一黑。

刑警,祝小楠:一旦接到这种短信,可能冒充的是克服号码,你分辨不清,建议你先拨打正规的客服。通过正规的官网查看,虚假的网站,在后缀上会多加符号。

网络诈骗第二招:冒充亲属好友,利用网络聊天,骗取钱财。

刘女士:他说是我女儿的同学,回国的时候,银行卡放在你女儿那边了,有一万欧元,他的父亲入院急需用钱。为了核实这件事情,刘女士急忙联系远在国外的女儿。刘女士:说是我女儿的同学,说我女儿的手机掉水里了,让我回家视频。我一看照片是我女儿,但是就是不说话,就是说画面卡。

有了女儿的叮嘱,刘女士痛痛快快的把一万块钱打了过去,没过多久就发现上当了。刘女士:过了一会我女儿就打电话回来

,我和她说了这件事,女儿就说没这回事,我就知道上当了,就去保案了。刑警,祝小楠:父母一定要多搜集一些,儿女同学,或者短身边人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一旦遇到视频截图和自己聊天,冒充子女,进行诈骗,咱们可以用预留的电话,进行联系,进行核实。

网络诈骗第三招:非法获取购物信息,冒充购物客服人员,忽悠消费者汇款。

高女士:我买了几件内衣,然后收到包裹,然后网站电话打过来,说我要配合他们,说把我列进批发商的黑名单了,每个月扣我1800元。高女士一听急了眼,对方说你先别慌,你到ATM机旁边,按照我说的做,就没事了。结果高女士稀里糊涂的,按照骗子的要求,汇出去两笔钱,总共一万多。

刑警,祝小楠:不管是真客服,还是假客服,说你购物出现问题,建议直接登录官网,或者正规的客服进行核实。虽说电信诈骗种类繁多,但是在祝警官的眼里,骗子的骗局都是赌一个概率,茫茫人海中,总有人会买车,或者儿女不在身边,或者朋友多年没见面,或者着急结婚,你有一点点的软肋,加上一点点的疏忽,骗子就很容易得手。

刑警,祝小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的钱财,怎么流转,让你去银行转账和ATM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和亲朋好友核实。实在不方便,到就近的公安机关进行核实。

万变不离其宗,钱,才是骗子的最终目的,只要咱们脑袋里绷紧财产这根弦,遇到难事先向公安机关求助,相信骗子的手段再高超,也不会有人上当。

说实话有时候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骗术,没等看到最后就能猜出结果,可这都是后话,或者说旁观者清,多少上当受骗的人,身在其中就像是被洗脑了一样,等意识过来已经晚了,所以要想防骗,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时刻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就行了,至于那些实在想信的,没办法,只有花钱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