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牛肉充斥批发市场 食药部门介入调查  14-01-28     视频长度: 0:9:49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接下来说说牛肉,最近有观众打来电话说,他知道有个地方卖进口牛肉,20多块钱一斤,听上去是物美价廉,但观众也说,就是因为感觉物太美价太廉,所以反倒不踏实了,希望记者调查一下,这牛肉到底什么来头,敢不敢吃呢?

张先生花80多块钱,买了一块这种进口牛肉。从外表看,用塑料袋子包装完好,上边还贴着外文标签,显示着巴西产品、巴西监制等字样,生产日期为2013年的7月份。记者上网查了查,发现早在2012年12月20号,国家质监局和农业部就联合发布公告,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巴西输入牛及相关产品,原因是防止巴西疯牛病传入我国,为此还暂停了进口牛以及相关产品检疫许可证的签发。

疯牛病是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也有专家指出,人一旦食用了被污染的牛肉牛脊髓,可能染病致命。出于安全考虑,国家禁止进口巴西牛产品,可张先生买来的巴西牛肉又是怎么回事?这些牛肉从哪来?又是怎么进口的?记者决定去批发市场,一探究竟。

记者来到批发市场二楼卖冻肉的区域,这一家名为晓郑肉食的店里,巴西牛肉正在热卖,看样是柜上的货卖空了,又店员推着一小车牛肉过来补货。

按照店员的说法,一箱40多斤,这一下子又是七八箱,300斤牛肉又开卖了。离开这里后,记者又在批发市场里转了转,敢情这里卖巴西牛肉的,比比皆是。

记者粗略看了看,至少有七八家商户正在卖巴西牛肉。面对提问,商户们的回答也差不多,产品没问题,你就放心吃。

说是有检疫证明,却没有一家能提供出来,被问急了,就下逐客令。

这么多商家公开叫卖巴西牛肉,难道真是不知道国家有禁令吗?采访中,也有商户对记者道出了实情。这些违规销售的巴西牛肉,的确有问题,但对这种情况,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却又不能明说。

疫区来的牛肉,能不能吃,说实话我也不能给你准确答案,可能买一百次没什么事,也可能吃一次就赶上,所以买不买消费者自己说了算,但卖不卖就是问题了,如果说业户凭的是自觉,那监管业户的市场还有监管市场的职能部门,就不能凭自觉而是职责所在了。记者随后把相关情况反映给了敦化路工商所,工商所说这一块的责任已经划分给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记者又联系到食药局,下午食药局稽查人员和记者一块又来到了批发市场。

提起巴西牛肉被国家禁止进口的事儿,晓郑肉食店的这位工作人员避而不答。上午记者调查拍摄时,这家肉店进了最起码七八箱的巴西牛肉,可现在只剩下台面上的一两箱了。

摊主的话倒是实情,记者和稽查人员在市场里转了转,发现另一家名叫天成的肉食店里,原本摆在货架上的巴西肉牛,全都不见影了。

上午调查时,这位店家明明在叫卖巴西牛肉,现在怎么当场说起了假话?

那就进屋里看看吧,这一看不要紧,被藏着的巴西牛肉终于露了馅。

对于禁止进口巴西牛肉一事,这位商家坦诚自己很清楚,那为什么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自己不吃,却卖出去让别人吃,这样的商家够黑心。这位天成肉食店的老板,说货是从一个朋友那儿拿的,稽查人员要求去看看,可这位带着大伙在市场里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自家店门口。

就在这时,店主指着对面一家已经关门的店铺说,就是从那里拿的货。

弄了半天,又是一个无头案。这时,执法人员在天成隔壁一家店铺的冷库里,又发现了巴西牛肉。

与此同时,其他几家曾叫卖过巴西牛肉的店铺,关门的关门,歇业的歇业。记者采访得知,很多来采购巴西牛肉的,都是饭店火锅店的老板,因为价格便宜,又好切片。在批发市场的地上,也随处可见散落的标签,到底卖出了多少巴西牛肉,谁也说不清。

查人员说,正规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同时还得有国家检验检疫局提供的卫生合格证和检验检疫合格证,只有这样才能销售。而这批巴西牛肉,显然有问题。

可能是快到春节了,我感觉以上两个事都像魔术一样,秤一会准一会不准,卖牛肉的一会有货一会没货,还有的关门歇业,我更关心那些关着门的店铺里,到底卖些啥,躲避一次采访一次检查可以,关键是要是记者和稽查人员天天去呢?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经营,心里踏实,半夜不怕鬼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