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市场鬼秤出没 记者到海鲜摊位测试  14-01-28     视频长度: 0:5:33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AT行动再来关注鬼秤,从前几天的采访情况来看,鬼秤还在江湖出没,盛不盛行不好说,但起码有迹象,今天我们的特工记者又去了几家市场,我们一起看看结果。

中午十一点,记者驱车赶到位于沙子口街道的这处海鲜市场,十几个摊位上,海鲜一字排开,生意异常红火,听说记者想要买大鲅鱼,卖货的小伙赶紧把记者领进了屋。

小伙拿出来的这条鲅鱼,看上去个头确实不小,分量到底有多少,先过过磅再说。

不容记者多说,小伙子直接把鲅鱼装进了泡沫箱,紧接着还要往里面加冰块,考虑到两样东西混在一起不好称重,记者推辞了,而是直接拎着鲅鱼离开了摊位。

十来斤重的鲅鱼,记者一口价没砍,竟然硬生生被摊主黑下去两斤多,将近60块钱了,这小伙子下手真够狠的。记者不客气,拎着鲅,转身又回了摊位。

见自己的鬼秤被顾客识破,小伙子主动退回了60块钱,这下,其他几个摊位也不愿意再做记者的生意了。一转身,记者又来到附近的一家农贸市场。碰巧有摊主正在忙着销货。

净重1斤的砝码,放在电子秤过磅也是一斤,可再按旁边的几个M键,记者发现,分量却在不断的增加。

见有人拿着砝码来测试自己的秤,摊主支支吾吾不愿多说。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记者转身又来到第二家。

跟刚才的摊位一样,这台刚刚给顾客称完东西的电子秤,竟然能把净重1斤的砝码称出不同的分量。感觉到情况不对,旁边一名男子赶紧跑了过来,在秤台上按了一下。

经过多天的采访,记者知道这些能短斤少两的鬼秤,全都事先设置了密码,一旦被摊主复位,没有密码很难再破解。为了让摊主放松戒心,记者伴装到其他的摊位上继续测试。果不其然,不一会摊主就开始张罗买卖了,记者瞅准机会,杀了个回马枪,再次把砝码放到秤上。

再练练干脆上春晚得了,快过年了,我们不想给任何人任何部门添堵,只是这样的情况,会蒙骗多少消费者,还是那句话,你骗别人,别人也会骗你,长此下去你赚的钱也会流向别人的钱包,有意思吗?真的很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