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助学:茅草屋走出一对大学生  14-01-07     视频长度: 0:7:13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对于山区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一般家庭很难负担。普定县猴场乡的沙子坡在这之前已经七年没有出过大学生,可是去年,却一下考上了两个人,他们来自同一个家庭,是一对亲兄妹。

杨美兰是猴场乡沙子坡村一个普通的农妇,她独自守着两间破旧的茅草屋,每天种地喂牛,生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是在很多人眼中,杨美兰是全村的骄傲,因为在这个小院里,走出了两个大学生。

杨美兰的儿子叫王雷,女儿叫王雨,两个孩子只差一岁,去年夏天,两人双双考入了大学,这在封闭的小山村里,可是件放卫星的事儿。学习,对于山村孩子来说,实在有太多的困难。

杨美兰先天斜颈,两年前小叔子意外去世,弟妹改嫁后把三个孩子扔给了年迈的公公,从那之后,两个家庭全靠她一个人养活。当时她的两个孩子正在读高中,不堪重负的杨美兰曾经想劝兄妹俩中的一个放弃学业,帮帮家里。

儿子的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杨美兰,单亲家庭已经让两个孩子缺失了父爱,她不忍心再因此耽误孩子的前程。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也得让孩子们完成学业,走出大山。

去年,杨美兰的儿子王雷和女儿王雨顺利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喜讯在乡里迅速传开,可杨美兰心里,却喜忧参半。

最终兄妹俩通过申请助学贷款顺利入学。助学贷款每年六千,王雨念的西南大学计算机系,每年学费和住宿费也恰好是六千元。

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兄妹俩从一入学开始,就四处打工。王雨负责打扫教室卫生,每个月有300块钱的补助,周末再去饭店找点零活,一个月的饭钱就有了。为了省钱,两个孩子很少往家里打电话,可转眼就是春节了,已经离家几个月的孩子,能回来过个团圆年吗?

从重庆到贵州,要坐上九个多小时的火车,再转乘两个小时的长途车才行,最便宜的硬座票也要将近八十块。虽然彼此思念着,可母子三人谁也舍不得这笔开销,毕竟,新的一学期,还有许多花销。

走出大山,兄妹俩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差距,和其他同龄人相比,他们心里似乎有更大的压力,也更艰苦的付出着、追赶着。希望拼劲全力换来的,会是不一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