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助学:杨晓燕的读书梦  14-01-05     视频长度: 0:7:2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继续我们的贵州之行,今天要讲的这个女孩叫杨晓燕,她对上学,对求知的渴望,依然让我们动容。

安顺西秀区三股水小学是区里最好的一所九年制学校,然而即使在这所学校,圆满完成九年制教育也绝非必然。每年都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孩子,会在上完小学后,辍学到外地打工。杨晓燕在三股水小学读六年级,一年前,她跟着父母去了浙江打工,半年后,父母又重新把她送回了学校读书,这个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对晓燕来说格外重要。

山区的孩子普遍入学较晚,加上中途辍学,六年级的晓燕今年已经16岁了。眼下马上就要升初中了,班主任余老师担心晓燕再次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他决定在今天放学后,到晓燕家做一次家访。

晓燕的大姐已经结婚成家,她是家里的老二,剩下的四个姊妹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只有三岁,爷爷年纪大了,连自理都很困难,晓燕是这个家里不折不扣的顶梁柱。

山下这间茅草房就是晓燕的家,听爷爷说,这是他年轻时候盖的,破旧的房子如同爷爷年迈的身体,再也经不起任何风雨了。

晓燕的父母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去年爸爸在浙江打工时出了车祸,腿部骨折半年多没有工作,也就是那个时候,晓燕决定放弃学业出门打工。在浙江嘉兴的一家眼镜工厂,每天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常常令她难以负荷,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无比怀念在学校读书的日子。

不论是繁琐的家务还是沉重的农活,晓燕没有因此抱怨退缩过,可想到今后的学业,坚强的女孩落泪了。

晓燕有过打工的经历,她知道爸爸妈妈挣钱有多么的不易,一想到这些,她实在没法跟父母开口。

电话里,晓燕的父亲答应会供到女儿初中毕业,到时候打工还是上学听从晓燕的意见。临走前,我们问了晓燕有什么愿望,她想了半天,说出了埋藏在心里许久的话。

在贵州的这段日子,记者看到的最多的是留守的孩子,寂寞的老人,而这些孩子的家长绝大多数在外打工,无论过的怎样都不会再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个现状就导致了孩子们想继续学业只有依靠自己。我想,一千块钱解决的只是孩子的教育,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去解决,也许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