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通俗地说,就是失智老人。他们遗忘了时间,遗忘了自我,但是,我们不能遗忘了他们。在这个新年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失智老人的世界。
这是位于青岛市登州路上的一家老年公寓。它座落在一栋老式的居民小区内,毗邻贮水山公园。从外表看起来,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似乎与普通的老年人没有什么不同。随着日渐衰老,他们无论是洗脸、吃饭、上厕所,如此再简单不过的日常起居,都需要专人护理。
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老人的异常之处。他们有的目光呆滞,有的行动迟缓,有的言语逻辑错乱,甚至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会全然不知。他们,就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通俗地说,就是失智老人。
阿尔茨海默症是严重的脑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一种残酷的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感觉能力的下降,多数患者发病后几年内还会因脑衰竭而死亡。虽然药物可以延缓发病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
每每此时,院长孙平静就像哄孩子似的,顺着老人的思路,耐心配合她进行这场逻辑错乱,时空穿越的游戏。她所在的登北社区老年公寓就是一所专门接收失智老人的养老院。它建于2003年,这里常年居住着三十多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已过花甲之年。其中,90%以上的老人呈现不同程度的失智状态。
这位老人今年82岁,在这里已生活两年。每每有人进屋,她总是主动起身问好,就如同在自己家迎接来访的客人。
老人刚刚还在与你亲切交谈,唠着家常,转而她就会毫无征兆地把自己的情绪拖入悲伤,哭诉起来。老人的女儿每周都会过来看望她,但每次见面老人的女儿都有说不出心酸滋味。
丈夫早逝,老人独自把几个子女抚养成人,实在不易。曾经慈爱能干的母亲如今变成这般模样,让女儿痛苦不堪。
大多数家属起初都会认为老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而忽视了失智症是一种疾病。有的老人不单纯只是记意力减退,不辨时间和方向,还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进而情绪失控,个性改变,而这一切结果的承受着便是与他们最为亲近的家人。
外人永远不会想到,看起来如此安详的一位老人,为什么会在瞬间性情大变,言行如此过激?类似的冲突发生后,老人很快遗忘,衍生的痛苦却让女儿久久难以平复,被遗忘了的亲情,也是每个失智老人家属不能承受之痛。
这位老人93岁,是老年公寓里最年长的一位。老人安静时居多,常常望着一处发呆,脸上深陷的沟壑已难掩暮年的气息,她目光所及的每一张面孔,都令她从眼里射出质疑的光。活到寂寞的高龄,无所谓喜,无所谓怒,即便是亲人在面前,她也依然没有表情,似乎在她的世界里剩下的都是陌生人。对老人来说,如今,是一种没有意外的生活。
据老人自己讲,年轻时她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这样的经历也足以让她引以为傲。对于老人,年纪越老,她就越发热衷在岁月中享受怀旧的余温。他们停留在昨日的记忆中,时间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但是每个人的生命痕迹串联起来,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他们曾经历的那个时代。
这位老人叫蔡大金,由于患病时间久,病情较重,言行不受大脑支配,她的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工作人员的帮助。如今,老人无法自主活动,也不知道何时吃饭、睡觉,甚至大小便都需要护理员的提醒。对她而言,咀嚼成为一种机械的动作,丝毫看不出她有味觉的触感,老人的肠道功能也极其衰弱,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调配,喂饭时更需要格外细心。但是,她常常对于护理员的辅助充满敌意,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
在她的世界里,早已没有白昼与黑夜,没有喜忧与冷暖,情绪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阴晴不定,经常无缘无故地挑起事端。
重复的动作,重复的语言,无原因的挑衅和情绪释放又会在不知不觉中舒缓下来,继而恢复平静。日复一日,老人像被卷在时间的发条上一般,落寞地重复着滴滴嗒嗒的老节奏。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一切重新归零。或许他们自己也偶感倦意,如今的他们,只剩下收集昨日的回忆。
失智症的晚期患者,智力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生活全靠别人照顾。对于他们周围的人来说,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尤为关键,休息一会回来,继续关注,这些老人的生活。
对于失智老人来说,生命的意义,也许并不在于人健康时活的有多么闪亮,多么光彩照人,而在于人生的暮年里,他们能否仍然在亲情的陪伴下,有尊严的走完这最后一段路。对于他们周围的人来说,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尤为关键。
每天上午十点,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都会来到老年公寓。她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这里的老人打招呼。她叫王炜,今年75岁,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她“爱心妈妈”。
王炜来这家老年公寓做志愿者已有五年时间,她对住在这里的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天到老年公寓陪老人聊聊天、做做健身操,是王炜五年多来几乎不变的固定安排。
虽然与失智老人交流往往是啰嗦乏味,徒劳无功,但她依然愿意做一个倾听者,并为这些老人保留一份起码的尊重。
在这里,无需更多的语言,一个善意的微笑,便可以成为接近这些老人的通行证,会使他们瞬间与陌生人亲密起来。很多人并不了解,失智症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更大于健康问题。对失智症的忽视、不了解,造成了失智症护理上的问题与困难。由于失智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饭、吃药、大小便,有的整晚不睡,还有的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并伴有一些破坏性行为。
生活在这里的失智老人在日常生活上得到了细微的照顾,护理人员并不因为老人失智就轻易忽略掉他们的感受,尽量维护老人的自尊。护理人员说,失智老人在身体肌能、自理能力、智能、感观认知能力均较一般老人有所降低,所以他们除了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和医疗护理之外,不同形式的训练活动也不能或缺。每逢节日,老年公寓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尽力为老人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唤起他们对昔日亲情的感知。
孩子的天真可爱是这些老人最好的调味剂。简单的思维方式,无邪的笑容,孩子们的到来瞬间就调动起老人们的参与热情,老少两代之间的交流毫无障碍。
得到孩子的认同和鼓励,老人脸上展露出久违的笑意。
当他们年华老去,智力消退,行为难堪,活在记忆逐渐丧失的碎片与努力拼接的挣扎中时,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希望以此片能唤起更多的人在未来日子里给予生命两头同等的爱——以对子女般的疼爱去关爱自己的父母,以待孩子般的耐心去理解自己的亲人,让生命在终点活出应有的尊严。
有专家说,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老年痴呆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他们的晚年幸福应该寄托于何处?我想延缓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退化,维护老人的生存尊严,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