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进的家门:小区里的流浪老人  13-12-28     视频长度: 0:12:22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在海伦支路四方实验小区,有位七十多岁的大爷正在四处流浪,居民们说,大爷其实就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可他为什么有家不回呢?是不能回还是愿回?记者在小区里见到了大爷,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辛酸故事。

晚上六点,记者见到老人时,他正好在小区的一个包子铺里解决当天的晚饭。出来五六天,身上的衣服满是灰尘,看上去有些狼狈。他说,自己叫廖志明,就是这个小区的居民。虽然家就在百米开外,可如今,却是有家难回。

老人嘴里的他,是自己的儿子廖长清。事情发生的相当蹊跷,几天前,36岁的儿子忽然提议家里安装一个防盗门,廖大爷一向对儿子言听计从,可他没想到,等门安上以后,儿子拿走了钥匙,又用一个借口把自己支使出去后,就再也不让他回家了。

如今想起来,儿子的提议,更像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让年迈的廖志明猝不及防。原来,儿子廖长清患有严重的精神残疾。这些年,一直是父子俩相依为命。

提起当年,廖大爷老泪纵横,他说,自己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儿子廖长清是个活泼开朗,勤奋好学的小伙子,而一切的变化,起于十三年前。因为高考失利,长清只考上了当年青岛化工学院的一个专科。不甘心止步于此的长清在专升本考试前通宵达旦的学习,而渐渐的,他开始抱怨头痛,失眠,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终于,开始无法自控的歇斯底里。那一年发生的一切,成了廖大爷心里无法解不开的结。他一直对儿子抱有难以言说的愧疚,如果不是自己给儿子那么多的压力,如果,自己发现儿子的异常后能及时劝阻,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妻子走了,孩子病了,可廖志明的心里始终存着几分侥幸:儿子不发病时安静而沉默,还能和人做有逻辑的沟通,也许有一天,他能忽然清醒过来,这个家,还能回到以前的样子。

大爷说,最让他欣慰的是,无论儿子病到何种程度,他总能认得自己,也就是这点亲情,让儿子总能在昏聩的神智中保留一点清醒,这是苦涩的生活中,70岁的廖志明唯一的一点温暖。

然而,就在今年夏天,儿子不知道在外面遭遇了些什么,一天天变得烦躁不安,忽然有一天,他服下了大量精神类药物。

有人劝廖大爷,照顾了十几年,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如把儿子送到寄养中心去,父子俩都可以得到解脱。可固执的廖大爷始终不同意。儿子在,这始终是一个家。可他没有意识到,从医院回来后,儿子的精神世界已然越来越陌生。如今,守了十几年的至亲,已经形同陌路,比起刺骨的寒风和无处可归的凄凉,这让年过古稀的廖志明更加觉得痛苦。

没带衣服,钱,身份证,廖志明连旅馆都没法住,只能一天天在寒风中徘徊。

包子铺,居委会办公室,派出所接待室,成了廖大爷如今的容身之处。一晃六天过去了,大伙都有些担心,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廖大爷说,每当自己想找办法破门而入,儿子就拿着刀和铁锨守在门口。想用父子亲情把儿子唤醒,或许只是大爷一相情愿的奢望。数九寒天,身无分文孤单流浪的老人,精神异常的儿子,该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呢?

情况复杂,记者向市北区残联和公安求助。大家能帮廖大爷解决这个难题吗?

12月25号上午,市北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带着广济心理医院的医生早早来到四方试验小区。接到廖大爷的求助,今天,他们准备把廖长清接到医院进行治疗。

而这时,得到消息的派出所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早早等在了楼下。今天,大伙能顺利的把廖长清接出来,让老人回家吗?

海伦路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大爷的情况,他们早就知道,也想了很多的办法。然而,廖长清的这次举动仿佛是早有计划,大伙尝试了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怕伤及无辜,也担心廖长清在受到惊吓之后,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大家商量,还是先由残联的工作人员进行劝说,如果实在不行,再强行破门。新换的防盗门,普通的开锁公司根本无法打开。研究了廖大爷家的情况后,大家发现,厨房的栅栏是唯一的突破口。

大伙兵分两路,一帮人想办法从窗户进去,而另一帮人则在楼的另外一个侧面盯着,防止廖长清跳楼。从大爷的口中我们得知,屋子里有斧头,铁锨,还有一个煤气罐,如果廖长清再次狂躁发病,他会做出什么,谁都不知道。

五分钟后,厨房的两根铁栅栏被剪开。此刻,廖长清依然没有出现在大伙的视野之中。

度过了难捱的七分钟,锁了六天的门,终于打开了。

让人庆幸的是,大伙预料中的种种情况并没有出现。看见廖长清的时候,他正躺在最里面的一场床上。面对着进来的父亲和其他人,廖长清没有什么举动,也没有任何表情。

经历了让这么多人提心吊胆的惊魂一刻,在外面流浪了六天的廖志明,终于能够回家了。而在这之前,廖大爷要先给儿子安排好医院的生活。

六天忍饥挨饿的流浪后,再一次面对儿子,廖大爷依然泪流满面,他说,拳脚相加也好,恶语相向也罢,自己不怪儿子,毕竟是父子亲情。而大爷心中最觉得过意不去的,是那些为他忙碌的公安、消防和医生们。如今,无论多么不舍,他也要面对现实。廖志明想守着这个家,等着儿子,等他有一天能清醒过来,父子俩能重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