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千里寻亲到青岛 阔别亲人终相认  13-11-28     视频长度: 0:13:35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年过七旬的臧玉山老人,千里迢迢从江苏南京赶来青岛,为的就是那段消失了六十多年的亲情。提起这段尘封多年的亲情,72岁的臧玉山老人十分感慨,这次从南京特地来到青岛,为的就是要寻找从未谋面的干兄弟和堂兄弟。有生之年,能和他们见上一面,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事情还要从60多年前说起,1948年,臧玉山老人的父亲因为调动工作,带着一家人从石岛老家去了南方。父亲还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双胞胎哥哥,叫臧克勤,一个是爷爷收养的义子,叫郑风岗。后来,这两兄弟陆续来了青岛,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跟他们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早年,父亲跟哥哥因为一些误会产生了矛盾,所以对于他们的下落,父亲一直避而不谈,直到前些年父亲去世,臧玉山觉得,这段失散多年的亲情,也该重新找回来了,可时间毕竟已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如果他们都还健在,也差不多接近一百岁了,就算两位老人已经去世,他们还有儿子,也是自己的堂兄弟和干兄弟,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

来山东寻亲,是70多岁的臧玉山晚年最大的心事,做儿子的也很支持父亲,去年五一小长假,臧岳就带着老两口父亲母亲,从南京开车到石岛老家,打听两家人的下落。可因为时间太久,种种线索,已经石沉大海,可臧玉山没有放弃,上个月,这一家三口,再次踏上了寻亲的旅程。

几天来的寻找,还是毫无头绪,臧玉山记得父亲曾经说过,伯父之前在青岛远洋轮船公司工作过,当年,公司的位置应该就在小港附近,趁着天亮,臧玉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踏进了小港派出所。

对于这个结果,臧玉山有些失望,就在这时,他从妹妹那里又得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堂兄弟的名字找到了!民警帮忙找了一圈,父亲的干弟弟郑风岗一家总算有了消息,郑风岗老人已经去世,他的两个儿子还健在,这下,寻亲路算是有了点眉目,可臧玉山老人还是隐隐的担心,自己跟郑风岗的两个儿子既没有血缘关系,也从来没有见过面,这个亲,他们会认吗?

远隔千里、相别几十载的寻亲路,经过这么多的努力,总算是有了点眉目,只是这两位郑姓的干兄弟,会不会跟自己相认?自己的堂兄弟跟郑家兄弟还有联系吗?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电话那头,正是郑风岗的二儿子,郑广盛,听完民警的讲述,郑广盛和老伴都说,自己知道臧玉山一家和自己的关系,也欢迎他们到家里坐坐。

乍一见面,两位老人还有些生疏,可一提起父辈的交情,郑广盛的记忆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郑广盛的老伴又赶紧拨通了大哥郑广顺的电话,听说臧玉山来了,郑广顺也很激动,兄弟,前些年,我找你找的好苦啊!这次艰难的寻亲路,已经走完了一多半,在郑广盛家小坐片刻后,臧玉山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郑广顺家。

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郑广顺和老伴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早早的等在楼下,见面的那一刻,两位老人如同久别重逢的亲兄弟,尽管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尽管这是他们此生的第一次相遇。正是当年臧玉山爷爷的好心收养,郑广顺的父亲才告别了流落街头的日子,对郑家来说,这段恩情永远难以忘怀。老一辈的历史,臧玉山老人了解的并不说,很多细节甚至连听都未曾听过。到了自己这一辈,虽说心里面有感情,可始终没有机会碰面,尽管如此,郑广顺对臧玉山这位干兄弟的印象仍然相当深刻。

两位古稀老人兴奋的回忆着往事,照片上曾经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经两鬓斑白。臧玉山老人还有一个疑问,伯父藏克勤一家现在还好吗?停机,关机,停机,派出所里,查不到任何有效信息,郑广顺答应,自己回去再想想办法。又找了一个上午,臧玉山终于联系上了自己的二堂弟,这个好消息将前几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

由于种种原因,臧玉山的二堂弟谢绝了记者的拍摄采访,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记者有些遗憾,但或许,让从未见面的两家人,静静的团聚,是我们能献上的最好的祝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