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青岛在1987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先于全国13年、山东省7年。接下来,岛城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据市老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岛老龄化高峰将出现在2035年,届时老年人将占全市总人口的35%,也就是说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人。关注老年人,就是关注我们未来的生活。那么,老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呢?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又有哪些需求?《今日》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银发老人的一天》,今天,我们先走进独居老人单桂英的生活。
吃完午饭、睡过午觉之后,76岁的单桂英老人还会在家里看看电视。听黄梅戏、看越剧,再看几集电视连续剧,老人每天都会在单调的生活中寻找乐趣。1985年,单桂英从纺织厂退休,那时她的日子还没有这么清闲。儿女们上班,她和老伴就帮着照顾孙子、外孙,有时甚至比上班时还要忙碌。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3年,单桂英的老伴被检查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单桂英的悉心照料没能挽留住老伴的生命。四年之后,老伴走了,忙碌了大半生的单桂英一下子闲了下来。
单桂英把老伴的照片都收了起来,至今房间里连两人的合影都没有,虽然嘴上说没事,但她心里却还是满满的怀念。不愿麻烦儿女的她,至今坚持独住。虽然儿女们经常来看望,但每天陪伴老人最多的,还是这只蝴蝶犬。这只蝴蝶犬,原本是女儿寄养在单桂英家里的。朝夕相处了五年之后,老人再也不舍得把狗送走。无聊时,单桂英就跟狗说说话。如果还觉得闷,她就跟老伙伴们聊聊家常,打发时间。
吃饭、睡觉、遛弯儿、看电视,偶尔还会坐着班车逛超市——自打老伴儿去世后,单桂英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生活。记者陪伴老人大半天,虽然聊的话题并不轻松,但多数时间老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她说,笑容能调整自己的心情,只有自己心情好了,儿女们才能放心。也许,和多数丧偶老人一样,为了不打扰儿女,她把孤独埋在心底,虽然我们无法体会这份孤独和生活的单调,但却真切感受到了这位老人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