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号下午,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两河村,发生了一起恶劣的投毒案,导致两名孩子和一名62岁的老人中毒。一名孩子是当场死亡,另一名孩子经抢救无效,于4月30号死亡,老人经过抢救之后已经康复出院。4月30号,平山县公安局经过缜密的侦查,成功侦破了案件。涉案的两名嫌疑人一名叫杨文明,51岁,两河村人,另外一名叫史海霞,女,39岁,也是两河村人,目前都已被抓获归案,经过讯问,两人对故意投放毒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为了争抢生源,在酸奶里下毒,放在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最终导致两名女童死亡,而这样做的人,竟然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此事让人心痛、愤怒、恐惧。不知道那个往酸奶里投毒的幼儿园负责人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在往酸奶里注射毒鼠强时有没有产生哪怕半点儿的罪恶感和犹豫?如果人性没有灭绝,都不至于毫无犹豫。酸奶是任家的老人捡回来的,就是这瓶酸奶,夺走了孙女和外孙女幼小的生命。事发之后,老人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悲伤和自责当中。
4月24日早晨,家住两河村的村民任某领着家里的孙女和外孙女去两河中心幼儿园上学,然而半路上两名孩子却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塑料袋。塑料袋是新的,很干净,任某当时没有打开,顺手拿回了家。
两名小女孩争抢着喝下了大部分酸奶后,很快就有了异常的反应,这让任某也慌了神。
距离任某家一百多米就是两河乡卫生院,当天值班的张医生第一个赶到现场。很快县红十字医院的120急救车也赶到了现场,并将两名小女孩送到医院抢救。
6岁的小怡不幸当场身亡。自从女儿去世之后,今年36岁的任厉会一直在配合公安部门工作,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小怡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任厉会平时都在石家庄打工,孩子在家由姥姥照顾,一周回家一次。每次要走,小怡都拉着妈妈不让走。任厉会最近刚刚联系好了石家庄的学校,准备带孩子去上好一点的学校。但没想到就听到了这个噩耗。
另一个中毒身亡的孩子叫小凝,5岁,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孩子的母亲李志霞说,家里有很多玩具,她买的时候就买两份,小怡一份,女儿一份。女儿喜欢那种会讲故事的娃娃,她准备着儿童节给女儿买。还准备五一带女儿去动物园。可是这些梦想如今全都破灭了。
由于案情重大,当地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经过几天的紧张侦破,在4月29日也就是案发六天后,就已经将犯罪嫌疑人史某和杨某抓获归案。两河乡有23个村,2万多人口,大部分村庄没有幼儿园,有着2000余人口的两河村开办有两家,分别是两河村中心幼儿园和史海霞开办的平安幼儿园,两家幼儿园相距不过几百米,竞争一直比较激烈。史海霞被警方传唤后,平安幼儿园停办,招牌被摘下。从外面看,院里有两间平房,面积共100多平方米,窗户上画着动物和花朵的图案。小院中央有一棵果树,院里有一张旧蹦蹦床和一台小滑梯,院墙写有“一切为了孩子”“高高兴兴来,平平安安回”等标语。那么,下毒的史海霞和杨文明是什么关系?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忍心对无辜的孩子痛下杀手呢?
据两河村村民介绍,史海霞学历是初中,和杨文明是邻居。史海霞的幼儿园是去年春节开的,办园前史海霞一直种田,也和丈夫一起干过建筑活。据孩子家长反映,史海霞“朴素、利索,会干事,对孩子特别好。”史海霞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妻子也很少跟他说幼儿园的事,他对妻子的所为所为并不知情。而另一家两河中心幼儿园已经在这里办了很多年,村民们都喜欢把孩子们送到这里上学,目前这个幼儿园有学生180多个。而另一个平安幼儿园,大概有学生七八十个。
但据当地村民反映,两家幼儿园似乎素有恩怨,平安幼儿园曾往中心幼儿园院中投扔炮竹,这事村里人都知道。后来中心幼儿园装了几个摄像头,就再也没有类似事件发生过。
关于两所幼儿园是否具备合法手续的问题,记者未能从两河乡政府和平山县教育局得到答案。但据两河乡派出所一名民警介绍,警方在案发后进行的初步调查中发现,史海霞所开的平安幼儿园,确定是“三无”性质,但不清楚其为何能存在一年多。据律师分析,两名嫌疑人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最高可能被判死刑。而一个“三无”幼儿园能够开办一年多,招生近百人而未被查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这件事,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底线失守。常人面对生命会有敬畏,会有一个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约束着自身行为。而当一个人惟利是图到了疯狂的境地时,就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哪管你一命呜呼,哪管你家破人亡。这正是由于底线失守,我们的社会时常会曝出让常人不可理解的疯狂事件:也许仅仅因为宿舍日常琐事的口角,就能投毒将另一个人毒死;偷车时发现车后座有一个婴儿,也许仅仅因为觉得这个婴儿是个麻烦,就能残忍地将其掐死;开车撞了人,也许仅仅担心处理事故的麻烦,就倒车回来将被撞的人碾死。社会的底线被这些罪恶击得粉碎,罪恶突破着公众的想像力,底线一再退守,到了无法再退的地步。我们很难把这些行为轻松地归咎为“极端”,很难用“个案”的解释来让自己心安。社会问题应该在可治理的状态之下,人性应该约束在可以理喻的境地,当一个社会中不可理喻的人格越来越多,失去底线的事件不断发生时,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