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的刘大妈急着找人,要找六年没朝面的小叔子,婆婆瘫痪在床,现在家里家外都需要人,当嫂子的只好通过电视喊小叔回家养老。
说起照顾婆婆的种种辛苦,家住黄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刘大妈就像竹筒里倒豆子,拉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她说,自己的婆婆已经年近八旬,六年前瘫痪在床,原本三个儿子说好,每家十天轮流养,可这些年,光剩自己和老三家照顾着。
老二叫郭加林。五年前十月的一天,按理应该老二过来接老人,可刘大妈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看到老二的影子。一打听才知道,老二已经从村子里搬走了。
从那以后,老二就撇下了瘫痪的母亲,再也没出现过。公公死的早,照顾婆婆的任务,就落在刘大妈和老三家的身上。
对于这件事情,老三不愿多少多说,既然老二走了,自己和大哥照顾母亲理所应当。可是,既然五年都过去了,为什么忽然现在想起来要找老二呢?
刘大妈拿出当年公公活着时立下的一张分家单,上面写着,老人留下的八间房子,老大和老二一人四间,每家再从中拿出一间屋子,给两个老人住。可老二走时,他名下的四间房就以八万块的价格卖给了别人。刘大妈觉得,老二既然对老人撒手不管,原本该婆婆住的那间房,咱得说道说道。
刘大妈说,十年前,为了方便,自己和丈夫在村东头买了套房子,公公婆婆就从老屋搬了过去。如今,老人虽然不用再住老二的那间房,但按照分家单,那间房子,老人也有份。大妈觉得,自己和老三家一直在养老,日后这间房子有什么收益,正好可以补贴给自己和老三。刘大妈说的到底对不对,这四间房,如今又是什么状态,先去村委问问。
说话的这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说,前年,房子的买主要办房产证开证明,但因为卖主郭加林一直没露面,这事儿便一直拖了下来。
房子到底是怎么卖的,郭加林还能不能联系到,村委工作人员一个电话,把买主叫了过来。
买主是同村的村民,听到刘大妈说起房子的事儿,对方挺诧异:这房子自己已经住了五年了,一直都没听说有过什么纠纷。
这位村民说,买房子时,这四间房已经明明白白到了郭加林的名下,他们这才敢付钱。如今有什么其他的事儿,还是先把郭加林找到再说。从手机里,买主翻出了郭加林的三个电话。
三个电话,两个打错了,一个说空号,如今郭加林在哪儿,谁都不知道。不过记者觉得,房子事小,老人年纪大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儿子的都应该回家看看,在老人跟前尽一份孝心。如果郭加林在电视跟前,赶紧回家,有什么事情,跟哥哥弟弟好好解释解释。
一家人,没有说不通的理儿,也没有过不去的事儿。再说,百事孝为先,尽孝道是推卸不掉的责任,何况都这么多年没回家看看了,就不想老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