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青岛五十八中的学生,最近这个名字频频受到关注,通过一首琵琶曲,她获得了北京大学六十五分的艺术加分,而在这之前,秦川就已经在文科班稳坐年级第一名。如此品学兼优,她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记者采访到了她!
她叫秦川,是青岛五十八中的高三学生。在很多同学和家长眼里,她可以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了:省三好生,年纪考试第一名,而在不久前,面向全国高三毕业生的北京大学冬令营里,她又以一曲琵琶曲《诉》,打动了老师的心,获得北京大学高考65分的加分。面对众多的肯定和赞赏,秦川却说,自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因为很多时间,她都在“不务正业”。
对于这个女孩,不少家长和同学最大的疑问就是,作为一个学业繁忙的高中生,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完成如此繁琐的事情?
秦川说,琵琶和文学,都是她最喜欢的东西,只要做喜欢的事情,自己就会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辛苦或是忙乱。而挖掘兴趣,也是取得成绩最关键的因素。秦川说,小时候,姥爷是她的琵琶启蒙老师,而这一份古典情致,从此就欲罢不能。她喜欢一切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可是,在成长过程中,这份喜爱,也让她感受到了不少的困扰和迷惑。秦川:我的梦想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其他人的想法就是要当律师,想从政,都是热门的,考取的专业也是这些,但是我不一样,我想要的是中文,我的父母跟我说,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不要被时代的大潮裹挟,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我碰到挫折和困难,他们告诉我,这样是对的,我可以用更加平和的心态走下去。
现如今,周边不少家长,都在挖空心思的安排孩子出国留学,奔一个好前程,可秦川觉得,父母给自己最大的财富,并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勇于追求目标的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远比学习本身来的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切奋斗的动力之源,也可以让自己在遭遇诱惑和彷徨时,不至于失去方向。
这群新生的九零后们,似乎并不甘于社会上某些流行价值观的束缚,他们更崇尚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想以一种更加坚定的姿态,迎接未来的生活和挑战。秦川说,这些看似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对于梦想不懈的坚持和追求。
秦川的理想,是去北大念中文,和古代的文人骚客们聊聊情怀、理想,谈谈诗词歌赋。未来,也许还有不少的挫折和风雨,但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已经做好准备了,她会带着那份勇气和坚持,一路走向最美好的自己。
父母给自己最大的财富,并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勇于追求目标的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牢牢记住这句话,秦川,也祝福你,能够继续这么美好的追逐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