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媳妇的事儿,生活在线说了不少,要说这婆媳相处,还真是个大学问。今天,咱再来说一对婆媳,儿子去世十多年,一直是婆媳俩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孙女相依为命,可最近,这一家子忽然闹得不可开交,十几年风平浪静,这一次,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儿呢?
昨天夜里,接到单女士的电话,记者赶到了瑞昌路51号,小区里,两位110民警正在忙活,可无论大伙怎么敲门,门里头就是没有动静。
房子里住着的是单女士的公公和婆婆。民警说,家里可能没人,单女士有什么事儿,明天再来。可还没等记者离开呢,屋里的灯又亮了。很明显,里面的人是不愿意开门。婆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大晚上的,要闹这么一出?
单女士是个单亲妈妈,她说,十四年前,丈夫就去世了。当年,婆婆同情自己孤儿寡母没着落,就让孩子和自己住了进来。因为公公和小叔常年在江苏,小姑也成了家,过去的这些年里,一直是婆媳俩相依为命,彼此之间也很照顾。可从年前开始,家里的蹊跷事儿是一件接着一件。
单女士的疑惑不久便有了答案,今年春节,回青岛过年的小叔忽然向嫂子提出,要娘儿俩搬出去。
单女士说,自己出来得匆忙,连换洗衣服都没带一件,门不让进了,东西总得拿,可一天之间,光110就叫了四趟,家门始终没进去。记者觉得有些奇怪,既然十四年的相处都很融洽,这一次,是什么让婆媳俩翻了脸?屋里的老人不愿露面,事情也就无从了解。眼看快半夜了,记者劝单女士,先带着女儿安顿下来,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
再次见到单女士,她刚从妇联回来。由于瑞昌路51号这套房子是公公的名字,丈夫又去世多年,如今,老人执意要她和孩子搬出来,单女士的处境十分尴尬。
如果事情真像单女士所说,那十四年的相处,婆媳间即使没有血缘,也该有亲情。怎么会无缘无故的闹到这个地步?为了搞清楚一家人的心结到底在哪儿?下午,记者和维情婚姻咨询中心的王青华一起,又去了一趟瑞昌路51号。
单女士猜测,就是因为丈夫的死,公公一直不愿意接受自己,后来索性离家,独自到江苏一带打工去了,年前,公公从江苏搬回来,矛盾这才多了起来。
单女士说,小姑在火车站附近的房子拆迁,年前,把东西都搬到了娘家,再加上公公对自己的心结,这个家,自己已经成了外人,住不进去了。眼下,她只想把自己和孩子的东西搬走。
已经住了十四年的这个家,单女士还能进去吗?婆婆究竟会不会开这个门?
房子是公婆的,丈夫早年去世,单女士能继续住下去的理由,似乎只有这十四年的婆媳之情,如今老人要撵她出门,单女士只能接受。可是婆媳间的这扇心门,单女士还能敲开吗?
单女士的婆婆姓迟,今年七十二岁,小叔回了上海,公公前几天生病住了院,眼下屋里只有她一个人,可无论记者怎么说,迟大妈就是不开门。
看样子,对这个儿媳妇,迟大妈是气得不轻,但具体为什么事儿,老人也不愿多说。
单女士说,门玻璃打碎了,可自己和孩子也受了伤,现在,即使做不了一家人,自己的东西,总该能拿出来吧?
无奈之下,单女士只能按老太太所说,拨打110报了警。而这时,此前一直沉默的孙女,情绪忽然崩溃了。
在和过往邻居的交谈中,记者看得出来,单女士在院子里的口碑还算不错,邻居们说,在这儿的十几年,单女士和婆婆相处得挺和睦。他们也很纳闷,这次,一家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不为房子,不为赡养,闹成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单女士委屈,邻居纳闷,可老太太又不愿意正面回答,看来这个疙瘩,是很难解开了。正说着呢,110也赶到现场,这回,老太太能开门吗?
可等110来了,老太太的说法又发生了变化,这门,儿媳妇还是不能进。警察建议,单女士还是走法律程序,把自己的东西要回来吧。
老人家是在担心什么,还是单纯的赌气?谁都不知道。事情到了这地步,大伙都没了办法,要不,再请社区的人过来调解调解?
三帮人轮流上阵,可磨破了嘴皮子,老太太就是不松口。
最后,经过社区再三保证,单女士再也不会来打扰老人,迟大妈的这扇门总算是打开了。
丈夫去世,婆媳之间还能彼此相守十四年,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一家子,曾经在小区里被传为佳话,而一场争执,却让彼此都伤透了心。随着单女士的搬出,一场硝烟终于结束,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失去的亲情,还能再唤回来么?
十四年和睦相处,不容易,可以算的上是模范婆媳了。就算是真闹了什么别扭,看在这些年相依为命的份儿上,还有什么是不能包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