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马后炮  13-02-24     视频长度: 00:06:34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新闻马后炮,背后有猛料。今天是元宵节,有猜谜的传统。我也凑个热闹,给大家出道题,“问:皮筋在什么情况下最值钱,答:绑在螃蟹上。”当皮筋绑住了螃蟹,就如同美女傍上了大款,身价倍增。原本几块钱一斤的皮筋,卖出六七十元一斤的价格,这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很多人甚至见惯不怪。奇怪的是,是谁在纵容这这种赤裸裸的宰客现场,纵容这种欺诈行为,弥漫了整个市场?

说皮筋蟹,最近的曝光率可是相当的高。前几天,61岁的藏阿姨,在黄岛武夷山市场上买回了仨螃蟹,总共两斤二两,可没想到,光皮筋就有9两沉。藏阿姨是个较真儿的人,这种歪风邪气,俺非得跟它叫叫板!

摊主不认账,藏阿姨有苦难言。而记者在同一个摊位上买的螃蟹虽然有录像作证,但摊主仍然理直气壮。维权不成还被扣上了个放赖的罪名,藏阿姨这个火大啊呀!

这一次消费者不再沉默了,可执法部门却哑火了。作为消费者的保护伞,工商执法人员就这样坐视不理,岂有此理啊?如果一有问题,执法者就把自己无可奈何的原因,归结到不归我管,归结到无法可依,那这样的借口,伤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心,也会让法律的威严大打折扣。法律的良心来源于执法者的良心。我相信有良心的人,不会漠视市场上大量的皮筋螃蟹,再这么肆无忌惮的绑架消费者的权益。

除了对螃蟹市场做出整改和规范,黄岛工商局还专门就执法情况做出了说明。

态度也纠正了,市场也清理了。工商部门宣布皮筋蟹将退出市场,这一场战役,消费者打胜了。

想起去年发生的白酒塑化剂、肯德基速生鸡、皮鞋老酸奶等等这些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我突然间感到很庆幸。庆幸这场皮筋螃蟹事件,没有变成一条虎头蛇尾的“烂尾新闻”。虽然还是走了一条“媒体曝光在前,监管查处置后”的老路,但至少是看到了效果。相比较而言,刚刚提到的那几起热点事件,时过一年,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有关部门可以做到迅速表态,但没有一个真诚负责的交代,这无疑是对公众的二次伤害啊。媒体曝光不是事件的起点,也不是事件的终点。我们只是在监督,怎么做还是要看你们的。可是很多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与公众期待背道而驰,甚至有损执法部门公信力的现象。

在石家庄,给牛肉注水似乎已经成了行规,牛肉价格跟注不注水,注多少水有关,更有甚者,有的人不仅注水,还会加药。

经过检测,这样的牛肉水分超标,PH值也显示这样的肉为腐败肉。

按照国家规定,肉制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很多的检验检疫,进入市场后,也要由工商部门进行把关核查,虽然关口众多,但注水牛肉还是畅通无阻的爬上了百姓的餐桌。

执法部门与不良企业,原本是“猫”与“老鼠”的关系,但随着执法检查变为敛财工具,有些人“养鼠”牟利,玩起“猫鼠一家亲”的游戏。我相信这只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但是很多地方已经暴露出了猫鼠之间的暧昧关系。比如,前不久一份广为流传的《环保紧急通知》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该通知显示,潍坊当地环保部门通知相关企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要对污水排放问题进行暗访调查,要求企业做好应对。这不是通风报信吗?环保部门如此周到地“呵护”当地企业,只会让涉污企业更加有恃无恐。暧昧是一种危险的关系,结局往往是伤人伤己,看看这些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例子还少吗?

在利益的高压线下,有些执法人员的理性、良知和荣誉难免会黯然失色。一旦他们的监管失守,那我们社会公众的权益和安全也就被放置在危险线上了。正人先正己,只有将自己的欲望关进“笼子”,挤干监管制度中的水分,才能硬起手腕来,拿起制度的利器,砍断利益的高压线,维护好纳税人权益的底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