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了,家住黄岛区的臧阿姨在开发区武夷山市场买螃蟹的遭遇,两斤多螃蟹绑了9两皮筋。投诉到工商,不但没讨个说法,还被摊主扣了个放赖的帽子,执法人员也劝消费者要自律。记者看不下去,自费一百块钱补偿了阿姨,以我对这名记者的了解,倒不是他多有钱,或是臧阿姨多么的难过,这一百块钱,其实传递的是一种难言之隐,而这种隐疾,隐隐作疼还找不到办法一洗了之,所以,甩下一百块钱,宁肯记者个人吞了这口气,也不让消费者受委屈,播出后,节目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一晚上时间,生活在线的热点电话和短信平台就接到了一百多条反馈信息,还有的市民通过论坛、微博等多种渠道,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杜绝皮筋螃蟹进入海鲜市场。
说起这个皮筋螃蟹,在青岛的海鲜市场上,可谓随处可见。61岁的藏阿姨,为了生病的儿媳妇尝尝鲜,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在武夷山市场买了仨螃蟹,总共两斤二两,可没想到,光皮筋就有9两沉,等于花六七十块钱买了一堆皮筋。藏阿姨越想越窝火,拿上皮筋投诉到工商部门。可结果。
摊主不认账,藏阿姨拿不出证据,有苦难言。记者在同一个摊位上买的螃蟹有录像作证,可摊主仍然理直气壮。皮筋卖了螃蟹钱,难不成还是消费者的错吗?
工商执法人员摆出了三个观点,证明这种事情的处理,没有法律依据。真是如此吗?记者有咨询了专业人士。
冯涛律师认为,螃蟹上绑皮筋,明显就是为了增加螃蟹分量,应当属于“在商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皮筋螃蟹,目前已经成为了海鲜市场的“潜规则”,仅靠消费者擦亮眼睛,根本无法抵御“皮筋螃蟹”的肆意横行。
大家只能说说,说完了,还得问一个这个皮筋螃蟹到底怎么办,今天黄岛工商局针对相关情况,采取了措施。
下午,开发区工商分局和武夷山市场的工作人员赶到辛安街道臧阿姨家里,就昨天的事情进行道歉。
开发区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说,昨天节目播出后,他们专门召集辖区工商所、市场和业户开了会。对皮筋螃蟹出现的原因及如何应对,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和规划。
上午开会,中午传达,下午实施,记者在武夷山市场看到,昨天还缠着厚厚皮筋的螃蟹,已经被业户全部换上了轻装。
除了对螃蟹市场做出整改和规范,黄岛工商局还专门就昨天的执法情况做出了说明。
李副局长说,他们欢迎广大市民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不当的情况,随时拨打12315进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