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马路上的便民摊点群,还是室内的农贸市场,关键词都是“便民”,买菜的是民,卖菜的也是民,市场多了,买菜的确是方便了,可是卖菜的,却未必高兴的起来。崂山区西韩附近,就有俩市场,一个室内,一个街边,一个热闹,一个犯愁。昨天一早,劲松七路上的北村早市,上演了一出“争市”大战。这是要干啥啊?说话的一方是西韩玖盈农贸市场里的商贩,大伙抱怨,自从今年下半年,北村早市被定为便民摊点后,这边的生意就大受影响。西韩玖盈农贸市场,开业已经三个月了,论环境,新装修的两层楼,论地角,周边几万户居民。可是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商贩们却抱怨日子没发过,难道真是便民摊点顶了农贸市场的生意?
其实为了方便居民生活,相关部门在全市设置了54处便民摊点群,照理说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共赢的关系,怎么会发生“争市”大战之类的情况呢?记者又来到同安路和燕岭路上,这里也有一内一外两家市场。同是中午时间,同是室内市场,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两种景象,市场业户告诉记者,2010年刚开业时,他们也曾经遇到过西韩玖盈农贸市场一样的尴尬。市场经营惨淡,确实让不少业户打起了退堂鼓,有的直接退摊走人了,可危机时刻,经营方考虑的不只是外因,而是从自身着手,进行变革。定位准确了,资金到位了,商户留住了,生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一年之后,不光年轻人,连老年人也改变了之前逛早市的习惯,逐渐成为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