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昨天,在河南郑州,又有一位露宿农民工在立交桥下死亡。同样露宿的工友们说:他腿疼不能起身,这些天都是工友给他送点吃的,因为没有亲属陪着去医院,120来了又走了。另外,他们并不是流浪汉,之所以露宿桥底,一方面是舍不得租房,另一方面是方便揽到活,他们愿意受这个罪,是为了“让孩子过得好些”,或者是回家时,能多存点钱,让老人媳妇满意。这个群体,能吃苦能忍耐,为每个城市每座高楼都出了力,却始终是局外人,即便默默不语自来自去,还是经常被漠视、轻视甚至歧视;他们一个人在这里打拼,身后,或者说是背上,却是某个小村庄里的一个大家庭,当他们回家时,不会提到在城市里的苦,只会拿出在大城市挣来的东西,默默交给家人。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不能赢得我们的敬意,又有谁配?除了我们由衷的敬意,咱们城市的管理者,咱们每个市民,又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一座城市,应该是有生命、有心跳、会呼吸、有体温的,对于城市中的每个个体,无论是常住的还是外来的,这种体温都应该能传递得到,不留死角。希望,不论这个冬天会多么冷,这样的事情,都不要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