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黄岛红石崖南莹村认识这样两位亲兄弟,一个看不见,一个听不见,也就是说,你是我的眼睛,我做你的耳朵,就这样相互搀扶,走过了70多年。
哥哥隋怀富今年77岁,是一位盲人,听说记者要来,哥哥一大早就等在路口,好把客人引进门,弟弟隋银山则在家里等着。
弟弟隋银山比哥哥小五岁,今年72了,平日里兄弟俩交流基本上只靠手势,可两人从来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学过专业的手语,表达简单的吃饭睡觉还行,介绍电视台的记者,显然有点为难他了。
隋大爷说,哥俩的残疾都是小时候吃药吃的,农村医疗条件有限,加上救治不及时,就留下了终生的缺陷,而这也是父母亲心头永远的痛。
父母去世时,兄弟俩二十刚出头,之后没多久,唯一的妹妹也远嫁到了东北,从那以后,隋怀富和隋银山,就开始了彼此牵着手的日子。
生产队里大都是些体力活,为了照顾哥俩,队里常常安排一些较轻快的农活,可要强的隋怀富,从没低过头,生产队里几户所有的重体力活,他都干过。
走出生产队之后,哥俩靠种地、养羊养活自己,日子渐渐安稳了,吃穿不再是问题了,可哥俩的年岁,也大了。
街坊邻居上门提亲的,大多是身体不健全的残疾人,哥俩不愿连累别人,也无力再照顾别人,就这么着,终身大事耽搁了下来。
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兄弟俩早已培养出了默契:哥哥隋怀富主外,跟人交流、外出购物都是他;弟弟隋银山则主内,料理家务、种地劈柴都是他的事儿。
菜是昨天做的,已经温了四五遍,今天吃不完,明天还是这些饭,虽然在旁人眼里,这样的日子有些清苦,可兄弟俩却很知足。
这两年镇上给兄弟俩办了低保,村里还专门找了一个人,定点给他们洗衣服。每隔五天,隋大爷回去镇上赶一次集,26路车是附近唯一通往集市的公交车,久而久之,大爷就成了这趟车上老熟人。
虽说依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但哥俩觉得,日子越过越舒心,心里边越来越敞亮了。
你是我的眼睛,我是你的耳,近七十年的相互搀扶,兄弟俩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好日子。以后的每一天,他们还会这样一直努力的走下去。
兄弟如手足,相比较那些动不动就抢房子的兄弟,这样的兄弟情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