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浮山后社区的环卫工人,前几天成为了在线的新闻人物,因为医院的医疗垃圾扎伤过他们中的同伴,所以为了清理垃圾,引发了一个小纠纷。也因为那次纠纷,所以,我们的记者也专门探访了他们的生活。
一辆垃圾车三位工人,一人开车,两人负责拖垃圾桶。一会功夫,记者就见识了啥叫效率:一百多斤的垃圾桶,从存放点拖走,到自动倾倒完毕,仅用三十秒左右的时间,这期间,记者根本就插不上话。
开车的武师傅今年48岁,青岛人,每条小路叫什么名字他不一定能说出来,可每个垃圾桶设置的位置,却早就印在了他脑子里。
武师傅说,从三十年前的人力地盘车,到90年代初的叉车再到如今的半密闭式压缩车,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可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了。三十年前的垃圾多是炉灰等废弃物,现在更多的是剩饭剩菜,看着让人心疼不说,发酵之后的恶臭更是难闻。
有些封闭式小区怕垃圾车扰民,早早雇人把垃圾送到大门口,这样不到五分钟,整个小区的垃圾就能收走。可大多数小区的垃圾筒是分散设置的,收一趟垃圾得在小区里绕上半天。
正说着,一辆小面包堵在同源二路路口,就是不往后倒。
僵持了三四分钟,一位过路大爷看不下眼,出面调解,小面包这才倒了出去。
浮新医院的垃圾点比两天前已经干净了不少,但是地上仍然散落着不少垃圾袋。
早上七点多,三个小区的垃圾终于清理了一半,武师傅要把垃圾送到环湾高速边上的垃圾转运站,来回大约两个小时。周师傅和其他同事就趁这个功夫,回家吃顿早饭,休息一下。记者终于有时间,能跟他们聊一聊。
周师傅今年43岁,9年前从临沂来了青岛,扫马路、运垃圾、捡破烂,靠着这份血汗钱,供孩子一直念到了大学。
9点多,垃圾车又回到了浮山后,开始装运第二车。
中午11点20分,三位工人师傅结束了一天的垃圾转运工作,武师傅可以下班了,周师傅俩人则要回家补个觉,下午一点开始,打扫片区的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