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的寒风,吹得即墨移风镇的王大爷,很悲凉。子孙满堂、合家幸福的团圆场景,是大爷做梦都想要的,而现实生活中,只能当做一种奢望了。老人一辈子没娶亲,前两年又不幸出了次事故,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这段时间天气突变,老人的日子更难了,今天记者去了老人家里,看能不能想办法帮王大爷改变一下窘迫的处境,给他送去一丝温暖。
眼前这个身材瘦小、胡须泛白的老人叫王开相,今年74岁,住在移风镇道头村的一间老屋里。见记者来,老人激动的下了炕,可站了不到两分钟,就因为腿脚不行,又坐回了冰冷的炕头。两年前的一次意外,让王大爷花光了毕生的积蓄。年纪大了,加上腿脚不好,老人平日里基本上不出门,屋里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是这些年唯一的伴了。眼看就是午饭时间了,王大爷颤颤巍巍的下了床,打开灶台,非要留记者吃顿饭。
王大爷说,自个胃口还不错,平日里为了省钱,就自己蒸些馒头,而饭桌上的菜肴,都是自己腌制的大白菜。说起老人的遭遇,外甥女满眼泪水,俺这个舅舅,一辈子忙忙碌碌,可从没为自己打算过,如今老了老了,身边无儿无女无亲人,日子过得实在难熬。老人说,虽说现在侄子、外甥经常过来看望,可他实在不愿意连累孩子们。王大爷的外甥女说,这些年,他们没少去村里申请,给舅舅办个低保,这样日子也会好过些,可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记者了解了一下,像王大爷这样丧失劳动能力、膝下又无儿无女的老人,理应被纳入国家的低保行列,那老人为何会一直申请不上呢?休息一会儿,回来帮他一块儿落实落实。
用王大爷的话说:他这一生呀,前半段为了集体,中年时又把心思放在了父母身上,到了晚年,这才落得如此凄惨。如果说老人的情况,具备申请低保的条件,那为什么丧失劳动能力都两年多了,却始终拿不到自己的低保证呢?
为了落实老人低保的事儿,记者先来到村委会,正赶上这里办喜宴,大院里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村民告诉记者,负责民政工作的干部就住在附近,你们可以去他家里打听打听。随后,记者敲开了这户村干部的家门。这位村干部说,王大爷受伤之后,丧失了劳动能力,符合低保办理的范畴。至于为什么迟迟没有申请下来,自己也搞不明白。
一会说申请材料交上去了,一会又说没交,到底办到了什么程度,问题卡在哪儿了,看来这位分管民政的村干部,也是一头雾水。既然这事儿村书记明白,那咱就去问问他。记者一个电话拨过去,可对方始终是无人接听。
记者正准备转道去镇上问问,说来也巧,镇政府的两位工作人员闻讯赶过来了。镇政府工作人员:知道,这些老人,
镇上一方面是给他们办低保,一方面鼓励他们去敬老院住。当时是想给他办一个五保,去了敬老院,咱是吃喝生病都不用自己拿钱,想给他办,他自己不同意,她外甥女也说,他不想过去住。
工作人员口中说的五保户,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村里可以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可王大爷对住养老院,似乎有些抵触,老了老了,离不开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屋,五保待遇享受不了,低保的事儿也就给耽搁了。
镇上说没接到村里递交的申请,村里说不需要什么申请材料,这下总算是找到了王大爷办低保难的病根。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尽快落实老人的情况,帮他办理低保。工作人员:根据我们了解,现在我们了解老人现在还是不乐意去敬老院住,那咱就给他看看低保这一块,先让老人写申请提交上来,符合条件咱下去核实,符合条件就给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