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再去李沧虎山街道,上王埠附近的卧狼山上溜达一圈,自从9月末开始,就有人在那里非法捕鸟,成片的大网铺天盖地,整座山成了候鸟的葬身之地。对于这里的非法捕鸟现象,我们多次报道,然而,非但没有减少,反倒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上午,记者爬上卧狼山,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架起的鸟网。架网之处,鸟毛散落一地。一些撞网的鸟儿,有的早就断了气,有的已是奄奄一息。
每张网都有十几米高、六七十米长。记者沿着山路往上爬,只要见到鸟网,就动手拆除。网眼密密麻麻,鸟儿一旦落网,根本是逃生无望。
架网需要树枝,成片的鸟网,遭殃不仅是鸟儿,还有山上的大树。几十年的树龄,说砍就砍,实在令人心疼。一整天的工夫,记者放飞了五六只撞网的鸟儿,拆除十几张网具,尽管累的精疲力尽,但也为自己的战果暗自欣喜。然而,傍晚时分,远处的一幕,让记者的高兴劲顿时一扫而光。
上午刚刚拆除的网具,竟然又被网鸟人重新架了起来。此时,天色已晚,几千米的山路,记者已经没有体力再次返回了。第二天,记者再次上山,说什么也好好会会这些网鸟人,果然,刚爬到半山腰,有人出现了。
撞网的是一只山草鸡,为了能将它放生,记者花了四块钱买了下来。这位网鸟人大约60岁左右,一番交谈,记者得知,老人早上五点多就上山了,这次应该收获不小吧!
还没下山就来了买主,对方心情不错,于是把藏在树林里的鸟全部拿了出来,记者见里面还有一只活的,便掏出钱把所有的鸟全部买了下来。
老人说,他是沂水人,暂住在附近的东沟村。这山上的网,南线基本上是他的房东架的,北线全是山下一家酒店架的。他只负责给房东看管网具,房东每月给1000多块钱的工资。
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没有暴露身份,考虑到手里的两只小鸟需要放飞,记者决定先继续爬山。前行了一百五十多米,离开了老人的视线范围,将两只鸟儿放归自然。
随后,记者一边继续爬山,一边跟李沧区农办联系,没走多远,和一位形迹可疑的男子打了个照面。
这位一会说自己是护林的,一会说又说自己是上山来背水的。语气一听就不太对劲,交谈几句后,他渐渐放松了警惕。
中午时分,记者在山上接到了李沧区农办工作人员打来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和记者敲定,下午两点半左右,在上王埠附近集合,一起上山查处违法捕鸟者。
网鸟人已经见到了,第二天记者再去,会有什么新发现吗?执法人员出面,又会是又什么收获?接着往下看。
刚挂断电话没多久,记者发现,刚刚遇到的那位网鸟人,正在紧张的收网。难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六七张大网、几百米长,半个多小时的工夫,就撤得无影无踪。下午两点半左右,李沧区农办、李沧区虎山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和守候在山下的另一路记者汇合后,上了山。
一路走,一路拆,两个多小时,拆除了十几张大网,但沿途什么人都没有发现。刚才记者先后遇到的两位网鸟人,更是溜得无影无踪。
按照执法人员的说法,卧狼山的非法捕鸟行为,每年都有。他们经常来这里执法查处,可效果甚微,想抓到现行,简直比登天还难。
记者去一趟都能见到网鸟人,执法人员天天巡查,难道就从来见不到吗,卧狼山涉及到四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护林员。7个护林员轮班巡视,满山的大网,就在眼皮底下,也不见有人按时拆除清理啊。抓不到网鸟人,执法人员在拆除了大部分网具之后,就此宣布收兵。下山时,正好经过一家名叫响水湾的酒店。记者突然想起网鸟人的那句话,北线的鸟网全是这家酒店架的,究竟是不是实情呢?
人家一句话把执法人员堵了回来,他们也不再追问,匆忙离开。年年网鸟,年年查,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网鸟人变本加厉,酒店野味生意越来越好。执法形同虚设,给了网鸟人足够的胆量,想要彻底根除,恐怕不能仅从网鸟人身上下手吧?希望再往上一级的主管部门,能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