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微博的市民肯定都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这个词,原本是一种调侃,却被大家广泛质疑、评论。几天前,也就是23号,河北省石家庄更是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出台了一条处罚措施。中国式过马路到底都怎么过,处罚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大明要来听听大伙的意见。
刚才的视频是某城市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灯时间路人过马路的情景,这样的场面也被网友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意思是说只要凑够了一拨人,不管红绿灯,闷头往前走。前短时间,央视记者做了一个调查,一小时内,某路口闯红灯的人数超过600。10月23号,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台新规定:行人过马路闯红灯,可处以50元罚款。
同样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路口大概通过了100多人,其中,闯红灯的行人就有一半左右。
看着行人在车流中穿梭,我们不禁为他们捏把汗。赶时间,没注意,人人都能找出一堆借口。还有成群结队的,人数一多,更是无所忌惮,红绿灯基本成了摆设。闯红灯到底该不该罚,大伙怎么看?
当然,大家也说了,罚款确实是个好办法,但单单依靠罚款是解决不了根本,因为问题的症结也不全然与公民的道德水准有关。
根据同济大学调查,在杭州,当等候超过90秒时,行人过街信号灯对路人的作用趋于零。而有媒体在杭州8个路口发现,闹市区等候红灯时间最短115秒,最长145秒。这对于性子急的人,显然不起任何作用。并且严厉的处罚,并不能让公民从心底里培养起规则意识。推而广之,实际上不论何种问题,处罚都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