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占路经营 马路市场“变身计”  12-10-25     视频长度: 00:04:41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先来关注一件食品安全的事儿。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产牛奶是万众瞩目。最近,新的生乳国家标准又成焦点,这标准出台时,因为把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提高到200万个,把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2.95克下调至2.8克,并且远低于国际标准而饱受争议。今年2月,河南消费者赵正军状告卫生部,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的决策过程,大家都很关注——就是啊,这个亿万人瞩目的国家标准,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卫生部拒绝公开,理由是技术机构的会议纪要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上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判决,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赵正军予以重新答复。我们对这一判决表示赞赏,对赵正军表示钦佩,也期待着卫生部能给赵正军,也给我们所有消费者一个新的答复。

转入我们今天的正题,非法早市,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可以上排行榜的比如本溪路早市、明霞之路早市等等,治理的行动不是一次两次,可返潮的现象也是一波又一波。就一条马路成了摆摊的和城管互相争夺的角力场,那么,非法市场到底该取缔还是保留呢?今天,还是让我们先去几个早市看看去。

这是市民今早8点在错埠领三路拍到的画面,附近居民几乎每天都要经历这段寸步难行的上班路,而罪魁祸首,就是占路经营的非法市场。

走路都挤,更别说这些大块头的消防车了。万一耽误了救火时间,后果不堪设想。同样拥挤的场面,在市区内并不少见。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市内七区共有各类室外占路市场200多处,但其中经过审批的只有56处,将近四分之三的属于自发市场,80%以上的占路市场存在影响交通、环境卫生和噪声扰民的问题。但换个角度,作为摆摊的商贩来说,每次清理都让他们几天的收入化为泡影,一家人的生计陷入困境。那么究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些市场规范起来,让过去存在的社会顽疾得到彻底整治呢?今年5月份,城管部门就设法利用城区的道路、街巷、空地,统一设置便民摊点群。争取帮助原先那些游商浮饭能够“转正”,目前这种办法已经在岛城七区展开。有54个非法市场,顺利转正。来看看这个办法可不可行。

占路经营、违章乱停、垃圾遍地,非法市场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交通,但却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餐桌供应。该取缔还是该保留?想要解开这个“二选一”的难题,必须找到一个“便民不扰民”的答案。

眼前这处福林苑市场就是刚刚设立的便民摊点群,同样是在马路上摆摊,感觉却完全不一样,脏乱拥挤的场面不见了,商贩们可以理直气壮叫卖。

转正后的福林苑市场,统一设置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配备了样式统一的大棚,每个摊位的经营种类、商品价格也都进行了公示。当然,马路市场巧妙变身,得先经过周边居民的同意,只要不给交通、居住添麻烦,就可以直接申请、设立。

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办法都尝试一下,如果能彻底解决非法市场的话皆大欢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