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三个多月,渔民们终于盼来了开海的日子。那么开海第一天渔民们的收获如何呢?昨天下午,记者跟随沙子口的渔民一起出海。这开海第一船回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下午三点,记者在沙子口码头看到,一些在近海捕捞的小渔船正陆续返港,而此时常年经营海货的郭第平则要和船老大一起出海了,他们要去海上收购刚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海货。因为是开海以后第一次出海,为了讨个好彩头,郭第平还特意在船头上挂上了新的彩旗,上面写着“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对于第一天的收成,他十分期待。渔船在海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由于风浪比较大,船一直颠簸得很厉害。海面上收购船寥寥无几,连捕捞船也很难看到。郭第平说,比起以往,当天出海的渔船并不多。这是因为恰逢农历十六,是天文大潮,海流很容易把网具团成疙瘩。稍不小心,不但没有收成,还可能损失网具,很多船老大不愿意冒风险,大部分渔船都停在了沙子口码头。
下午五点左右,收购船终于到达了捕捞海域,记者见到了第一艘正在捕捞的渔船。
这一网收获得并不是很多,整张网上零零星星地散落着一些对虾和螃蟹。由于海上风浪很大,收购船想要靠近捕捞船非常困难。船老大尝试了几次才成功,记者晕得直想吐。不过渔民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很快就手脚麻利地点起货来。渔民说,第一船的收获并不理想,他们至少要在海上待上十五天才能返港。郭第平从这艘船上买到了50只对虾,各个活蹦乱跳,每个都有10厘米长,通体鲜红。看着这些新鲜的海货,郭第平笑得合不拢嘴。傍晚7点多,郭第平的船靠岸了。这一趟,他总共收了400多只对虾和10多筐螃蟹,价值两千元。虽然比往年出海的收获有所减少,不过这些虾蟹质量好,仍然能卖个好价钱。郭第平说,再过两三天大潮过去,市场上的虾蟹会渐渐多起来。不过要想吃大个头的鲜鱼,还要再等上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