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定居在新西兰的吕大姐,前不久回青探亲,和亲朋好友吃吃饭,聚聚会,欢聚了一番之后,心里有个事放不下,昨天,她忍不住给我们来了个电话,我有个长达二十年的心愿,能帮我实现吗?什么心愿啊?一起来听听。哎,找人的本事生活在线那是一流的,那我们就帮忙找找吧,从小的姐妹能找到吗?这个二十年的心愿能实现吗?
青岛与新西兰,相隔一万四千多公里。浓缩在世界地图上的这段距离,远远不足以表达吕玉慧出国十年来,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浓浓思念。时光倒回44年,当时年仅16岁的吕玉慧,还是青岛刺绣厂的一名女工。在那段纯真烂漫的青葱岁月里,所有的美好回忆都与一位名叫单惠珍的好姐妹有关。工厂里,车间里,总能看见两个扎着小辫儿,身着花棉袄的身影。记忆中,姐妹俩都是统一装扮、统一行动。工作时相互鼓励,生活中更是形影不离。后来,吕玉慧从刺绣厂辞职,转行做起了小生意。而单慧珍则一直在刺绣厂工作,从未离开。再后来,姐妹俩拥有了各自的婚姻。忙于家庭生计,彼此之间的联络也越来越少。慢慢的,她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十年前,吕玉慧全家移民新西兰,一走就是整整八年。两年前,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青岛。一心想要见单惠珍一面,可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始终没能实现。
好不容易拿到的电话号码,只联系上了两次,就换了主人。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还没听够,那么多家常还没聊完。与好姐妹相处的每个细节,吕玉慧都历历在目。一个月前,吕玉慧再次从新西兰回到青岛,处理完家事,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上单慧珍一面。返程的日子近在眼前,她不知道,如果这次擦肩而过,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不得不感慨时光飞逝,曾经16岁的刺绣厂好姐妹,如今已经年过六旬,为人妻、为人母、甚至还有了活泼可爱的小外孙。吕玉慧这份来自南半球的思念,最终能不能换来一场阔别二十年的重逢?采访第二天,记者决定带着吕大姐,去单慧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再寻找看看。想不到,这场期盼已久的重逢,竟然近在咫尺!
吴淞路的老房子早已人去楼空,人民一路的那条线索,最终也扑了空。吕玉慧最后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台东六路这片老居民区里了。慧珍母亲的老房子,究竟是哪一栋呢,近三十年的记忆,早已褪了色,吕玉慧只有一路寻找一路打听。啥?慧珍还住在这里?而且就在身后的38号楼?吕玉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的相聚,谁都没有想到。阔别二十年,姐妹俩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再次重逢。原来,单慧珍一直都留在最熟悉的老地方,从未离开过。单慧珍说,几年前她就从同学那里得知,玉慧去了国外。之后双方突然失去联络,她也难过得睡不好觉。
或许,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吧,即便被千山万水阻隔,即使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再次相聚时,所有的感觉仍然一如往昔。泛黄的相片中,这两个拥有清秀面庞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了年过六旬的老人家。跨越半个地球的思念和寻找,在这一刻终于画上了句号,久违的笑容,将从此定格在彼此的记忆中,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