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一个宏伟的梦想,30岁的时候就退休,在海边开个小书吧,衣食无忧,没事儿自己背个包,乐上哪儿玩上哪儿玩,乐上哪儿吃上哪儿吃。现在来看,这不仅是梦想,简直就是妄想!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的所长提出,从2016年起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且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目前政策还在研究阶段,但如果真的延迟,从我们80后这批算起,就全赶上了,想退休我得再工作39年啊!要说这个话题,其实是老话题了,可每一次提出来大家都异常激动。有媒体就退休延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网友表示反对。
从这个段子里,我们能看到反对者的两大主要理由,第一,延迟退休会影响到年轻人就业,想干活但没活干;第二,延迟退休对于那些劳动力减弱、想回家歇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不想干活非得干。对于这种负面情绪,人社部最近又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未来的20年里,我国对老年人力资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现在中国人口是13亿,60岁以上的人已经有1.43亿了,按照这个趋势推算下去,本世纪下半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8亿,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一半儿人工作养另一半儿人,或者说一小半儿人工作养一大半儿人,养不起啊养不起!让部分老年人延迟退休,这不是跟年轻人抢机会,而是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这套逻辑不知道您听没听明白,我们总结归纳一下就是,养老金不够花了。怎么解决呢?延迟退休。
诶,就是这个问题,说是延迟可以保证退休以后有钱可拿,但根据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来看,工作的时间变长,拿养老金的时间就相对变短,也就是说,我干得活多了,钱反倒拿得少了。
但你要说所有人都不愿意晚退休,也不尽然。像浙江金华的陈女士,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工作,她就要求延迟退休,却被学校拒绝了,干活可以但是停发工资。陈女士一怒之下,把学院告上了法庭,并且胜诉,和学校继续签订聘用合同至2013年。包括我妈妈,也非常不愿意退休,就恨自己赶不上延迟的政策了。这样看起来,有一部分人确实存在退休年龄偏低的情况,而且不少人热血不减当年,渴望继续报效祖国。有想退的,有不想退的,这碗水怎么端平呢?
可惜这碗水怎么端都不平,同样是一万元的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退休养老金有8000,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也就是4000,我要是当工人的肯定选择早退休,要是当官的,就得好好想想了,弹性退休解决不了公平的问题。
另外,弹性退休也解决不了钱的问题。有保险业的专家根据物价水平、CPI、医疗花销等等给80后算了一笔账,从65岁开始有养老需求,活到85岁,想要在20年间保证品质较高的老年生活,总共需要500万人民币,维持温饱的话也要200万人民币。单靠延长年轻人退休年龄、多干活就够了吗?我们只能说,这招可以暂时缓解压力,却不能彻底弥补养老金缺口。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很奇怪,为什么总想延迟退休,却从来没想过改革养老制度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舒舒服服坐办公室,退休了继续舒服;企业职工辛辛苦苦干体力活,退休了继续辛苦,这个在根本上就是不公平的,延长多少年它还是不公平。我觉得除了年龄以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考虑啊,国家财政收入连着两年创新高,央企效益节节攀升,三公消费消减的空间那么大,这些钱不用在养老、不用在医疗、不用在教育,都用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