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胶州的一个市场附近,出现了几个来自安徽的残疾人在乞讨,他们看上去也就十几岁的样子,这些孩子从哪里来,背后难道有什么其他的隐情,附近的商户心里犯嘀咕,特攻记者去了一趟,帮大伙好好看看。
下午,记者在胶州向阳批发市场西门,见到了乞讨的残疾人——小赵,他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正一个人趴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个铁盆,里面放了不少五毛、一元不等的零钱。向阳批发市场的商户告诉记者,最近在市场附近出现的残疾人乞讨者,总共三男一女,全都是下肢残疾,年龄也都不大,大伙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商户们说,每个残疾儿童都是早上由一个成年人送过来,等到天色暗下来之后,再把他们接走,大伙怀疑这些乞讨的孩子,背后有人控制。
残疾人口中的叔是谁?商户的怀疑到底有没有可能?记者决定弄个明白。从中午两点到晚上六点半,整整四个半小时,小赵用双手托着残疾的身体爬行了几百米,这期间有几十位好心人往他面前的小盆里放下了零钱。因为身体残疾,每当小赵想大小便时,他只能慢慢爬到附近的垃圾箱边上,就地解决。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在小赵乞讨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人监视他,直到晚上七点左右,小赵在马路边停止了爬行,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小赵面前。这名男子背着小赵沿小路左拐右拐,在走出大约近两里路后,进了路边的一个小旅馆,记者也瞅准机会走了进去。旅馆老板说,中年男子也姓赵,自称是小赵的父亲,是5月2号住进旅馆来的,经过民警的核实,确定两人是父子关系。那么,孩子的父亲怎么忍心让孩子不远千里,来青岛跪地乞讨呢。
小赵的父亲告诉记者,在安徽阜阳太和县,带着别人家的残疾孩子乞讨俗称带香,香在当地是钱和财富的意思,以前在当地很流行这种形式,很多人也因为这个发了财,不过这几年公安部门查得严,很多人因此被判刑,现在大都是父母自己带着残疾孩子出来乞讨。就在这几天,他们太和县的老乡也有带着残疾孩子来青岛乞讨的。民警说,因为小赵已经年满十四周岁,不属于儿童了,他们只对小赵的父亲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商户所举报的,另外三个残疾儿童乞讨的事,一旦他们在市场出现的话,可以马上拨打110进行举报。看完之后,总觉的有点心酸。关于残疾人乞讨的事情,媒体有过不少报道,其中不乏背后受人操控的事实,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家的同情心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多多关心这样的残疾人,能让他们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