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很多人和金先生一样,对蛤蜊,那是情有独钟,不管是原汁蛤蜊、辣炒蛤蜊,还是微波蛤蜊,个大肉肥的蛤蜊,是不少人家餐桌上的常客,可是,现在大家吃着蛤蜊,心里不停犯嘀咕,蛤蜊,咱们敢放心吃吗?蛤蜊加了“防腐剂”?不能吧,为了弄清楚蛤蜊里的秘密,《全接触》记者,决定实地调查一下。
市场上卖的蛤蜊都是活的,各个张着大嘴,噗噗吐水。按个头大小,分为三个等级:5块,6块,7块5。人家摊主说了:甭管大小,俺这儿绝对干净新鲜,您就晴好吧。要这么说,咱买到的蛤蜊,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可金先生说的,是不是真的呢?就在记者迟疑时,一位热情摊主告诉记者:别看都是活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不过,对于当天卖不了的蛤蜊怎么处理,我们在其他摊主那里,听到了其他的说法。
可蛤蜊里,为什么会吃出怪味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摊主很自信,有的摊主,有点心虚。得,说法很多,咱也甭管摊贩们怎么说了,还是让实验来说话吧。
我们从不同摊位上购买了三份样品,分别取肉,并分别称取10克蛤蜊肉,放入榨汁机内榨汁,然后将样品汁分别用克氏定氮仪蒸馏,并收集蒸馏液100ml,取1ml蒸馏液放入25ml比色管中,加入1ml乙酰丙酮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待样品完全显色后,用仪器测出吸光度,并计算出结果。经过检测:一号样品:每一百克含有甲醛含量为43.3894毫克。二号样品:每一百克含有甲醛含量为38.7167毫克。三号样品:每一百克中含有甲醛含量为20.7787毫克。另外,在三种样品中还发现了一些絮状残留,需要做进一步深入检测。不过,对于检测出的甲醛?咱还是先问问专家吧。
专家说,贝壳类、菇类、自身产生的甲醛叫化合物甲醛,它与家庭装修产生的游离甲醛,有所不同,它是动植物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