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会堂隆重开幕,大会期间,出席会议的代表将肩负起全市人民的重托,依法履行神圣职责,共同描绘青岛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今天,记者发现,许多代表都把目光聚集到了公共交通的问题上。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脉络,公共交通作为大多数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他的发展对生产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很过人大代表对目前的交通状况提出了新的建议。
人大代表李其温,这些年对青岛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格外关注,在他看来,城市交通拥堵,百姓出行困难,这些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市人大代表李其温:目前我市的公共交通虽然政府非常关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道路狭窄和车辆的增加,导致了公交仍然比较慢,影响了广大市民的上下班出行。出行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市民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影响着青岛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发展。近几年政府加大投入后,公交车的数量虽然增加了,可市民上下班依然存在乘车难的尴尬,乘车效率也大不如前。市民:到六点以后有些车说什么也不来车,在高峰时候,很长时间不来,一来就来两三辆,我在一中上学,从这不堵的话到学校四十分钟,有时候堵车就要一个半小时。
针对市民反映的高峰期车次少,压车重的现象,人大代表刘永康提出了一个打造个性化调度的建议,今年年初已经被交运集团采纳,并正式投入使用。市人大代表刘永康:我们已经应用了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通过指挥中心的实时监控,除了对整个全市的公交线网络的规划进行优化,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使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刘永康说,通过调度室的实施交通画面,他们会对运行中的校车、公交车驾驶员提供路况信息,帮助优化线路,这些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环节乘车难,但却是治标不治本,改善交通拥堵,归根结底还是要优化交通大环境。市人大代表李其温:智能化交通建设要加快推进,要人性话社会化,有利于驾驶员的畅通,比如现在有些信号,不能白天晚上一样,要进行智能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