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马嘉利去青医附院查找生母当年的生产记录,遗憾的是,由于年岁久远,没有查到档案。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线索中断的时候,小田接到了一个电话让马先生喜出望外,有位程女士觉得,马嘉利很可能就是她的亲哥哥,这是真的还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呢?为了不让马先生失望,小田先去落实落实。
在市北区北仲路上,小田见到了老俩口——82岁的程洪基大爷和80岁的陈玉兰大娘。老人说,看了生活在线播出的寻亲故事后,他们激动的一宿没睡,电视上的马嘉利,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骨肉。大娘:他的小名叫全生(我听他二姨说他小名叫全生)那就对了,他母亲叫蔡德兰。大爷:以前在单县路91号,以后搬到西藏路,再就找不着了。程大爷说,当年他和妻子非常想儿子,曾抱着三女儿去单县路91号探望过,之后,儿子的养父母搬家了,他们又一路打听去,并找到了儿子的新家西藏路。可能是害怕孩子被要回去,养父母后来再次带着孩子搬家,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了消息。大娘:一提起这个事来,我心里说不出来的难过,孩子,别怪妈心狠...
说到这儿,两位老人再也忍不住了。小田安慰老人不要激动,平静了好一会儿,陈大娘才说出了这段近60年前的辛酸往事:老俩口老家在胶州,生活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54年,陈玉兰从胶州来青岛,在一户人家当保姆,那户人家的女主人姓葛,当年是一名山大医院的护士。生活困难,当时已经有一个女儿,她奶奶在老家看着,老伴经常来青岛看我。在葛护士家当保姆没多久,陈玉兰又怀孕了。如果再生一个孩子,保姆的工作就不能干,而没有了这份收入,老家的日子更是揭不开锅。陈玉兰:(葛护士对我说)跟着你,你家那么困难,孩子会受委屈,说到这儿,我心里就难受,就掉眼泪了。陈玉兰没了主意,和老家的丈夫、婆婆再三商量,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法子。我在人家当保姆,我说我不要工钱,我把孩子看到一两岁再送回老家,我和葛护士说的,她不同意,说快把孩子送人吧。
陈大娘说,当时葛护士家有三个孩子,家里还有老人,如果自己再生个孩子,这么多人一块儿生活,确实不方便。万般无奈之下,夫妻俩决定:与其孩子跟着自己受苦,不如送个好人家。恰巧,当时在山大医院工作的杨医生家里有亲戚不能生育,由葛护士做中间人,出生才10天的男婴,被抱到了一户姓马的人家里。老人说,这些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亲生骨肉,很想把儿子找回来,可人海茫茫,到哪儿去找呢?老人的三女儿:老人经常提,说你哥哥什么什么的。大娘:孩子是55年阴历10月28出生的。大娘告诉小田,儿子被抱走后三四年,丈夫从胶州老家来到青岛工作,全家的户口也迁进了青岛。再之后,两人又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逢年过节,儿孙满堂,好不热闹,可一想起当年迫不得已送出去的儿子,老人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大娘:心如刀绞
大爷:说实在的,我对不起你。
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难过,小田赶紧劝老人不要太伤心,好好休息,回台后第一时间和马嘉利先生取得联系。电话(马师傅,我去老人家了,各种信息都能对上,应该就是你的亲生父母)找着了!太好了!老人身体怎么样?(身体很好)我有没有姊妹?(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这么多?太好了。我过年一直没个姊妹走动走动,这下好了(嗯,从初一走到初五)我想去看看老人(好
明天吧)好,我穿个红衣服吧。我这几天老穿个黑的,俺对象说我穿黑不好,明天见老人,是个喜事,我穿个红的!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