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胡女士和朋友,2月初领着孩子报名参加了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港澳纯玩5日游”。没成想,开开心心地去,最后却愁眉苦脸地回来了。期望已久的港澳之行,成了一段不美好的回忆。
2月1号,胡女士带着孩子,和朋友们一起正式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港澳纯玩五日游”。可到达目的地之后,行程却和之前协议中的大相径庭。
原本两个下午的行程,硬生生被压缩成了半天,孩子们能玩尽兴才怪呢!既定的游玩时间,为什么会大大缩水?胡女士说,2月2日上午,青岛方面的导游上车,曾经跟团里的游客商量过购物的事儿。
明明是纯玩团,凭啥让俺去购物,可旅游当中的潜规则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胡女士说,为了不让导游下不来台,他们最终还是在一份协议上签了字,同意购物,但签字之前,他们跟导游说的很明白,前提是不能压缩游玩时间。可事实让他们很失望,第三天,导游干脆就没朝面。直到第四天前往澳门,人家才再次出现。可接下来的澳门之行,过程也不怎么美好。
五天的港澳之旅,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回青岛后,憋了一肚子气的胡女士和朋友,决定找这家“中之旅旅行社”讨说法。
三等两等,一直等不来业务员的回音。一气之下,胡女士拨通了旅游局的投诉电话。可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
查无记录?!这回,胡女士和朋友彻底懵了。她突然想起出游前,办理相关手续时,有个号码一直与自己联系。打回去一问,这下更傻眼了。
所谓纯玩团,一般就是限制购物时间和次数,保证游玩质量,胡女士报的这个纯玩团,每人4780,对于春节期间的港澳纯玩线路来说,算是比较便宜的,便宜真的没有好货吗?
旅游归来,胡女士和朋友才注意到,自己参团的旅行社和协议中的并非一家。报的中之旅,带团的是招商旅行社的,这两个旅行社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要想弄清事实真相,还得从胡女士手里的这份旅游协议说起。原来,去年的时候,胡女士曾经参加了一家旅行社的云南游。因为玩得不错,她的手机里就一直留有业务员小刘的联系方式。这回港澳之旅,为了图省事儿,胡女士就直接找小刘帮忙联系。
见面后胡女士得知,小刘已经换了旅行社。出于信任,胡女士最终决定,还是在小刘这儿报团最靠谱。于是,两人相约了一个地点,签署了旅行协议,缴纳了全部费用,自己还介绍了身边的朋友一起报名。可事到如今,出了这么档子事儿,胡女士不得不对小刘,产生了怀疑。
协议上的盖章,是中之旅旅行社的。跟团的导游,却出自招商旅行社。这两家旅行社之间,究竟是啥关系?看来,这事儿还得去招商旅行社问个究竟。
这位孙经理表示,胡女士参加的“港澳纯玩5日游”,的确是由招商旅行社组织的。至于那家中之旅旅行社,也的确是他们的代理合作单位。
弄了半天,胡女士参加的港澳旅行团属于“散客拼团”。可胡女士纳闷儿的是,拼团之前,为什么没有人告知她呢?
散客拼团究竟是什么概念?旅行社方面,真的没有义务告知游客吗?
下午,业务员小刘主动联系了记者。关于这件事儿,他也有话要说。
如今,两个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大致明朗。可本来时五天的纯玩团,却因为购物将游玩时间大幅缩水,这事,谁能给个说法呢?
在这种情况下,胡女士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记者咨询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