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了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新跨越。系列报道《开局之年看发展》今天播出:我市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今年秋季新学期,青岛市升平路小学的同学们告别50多年的旧校舍,搬进了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新教室让孩子们的课堂更加生动了。李沧区投入2500万元对升平路小学进行了改扩建,校园面积由3000多平方米扩大到8000多平方米,并增设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综合实践室、科学实验室等多项设施,为李沧西部学生就学提供了良好环境。
除了新建、改建校园,李沧区还对12所学校实施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提升学校硬件整体水平,全区今年用于教育实事建设的投入达到1.5亿元。2011年,各区市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青岛26中、青岛2中分校、开发区实验初中、平度9中等一批老校、名校、新校纷纷改造建设,全市91%的普通中小学达到省新颁标准。同时,新建小区配套小学、配套公办园的陆续建成,也有效缓解了周边学生的入学压力。今年,我市还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列为市政府重点办好的民生实事之一,投资9亿元推进300所学校的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在开发区香江路第一小学,记者见到了加固一新的教学大楼。
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一直是青岛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市财政投入1.82亿元支持五市完成157所农村薄弱中小学改造,投入4.7亿元开工建设、改扩建150所镇(街)中心园和村独立园,为200多所农村中小学新建或升级校园网、配备1万台计算机、建设新“班班通”多媒体教室3800多个,配送图书16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