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即墨的刘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是自己的一辆三轮车被扣了,记者也没耽搁,立马赶到了即墨,只是,整件事情后来的发展,实在让我们记者很无语。老刘在即墨通济街道东元庄村开了一家机械租赁公司。一个多月前,一位叫隋平治的包工头上门,租用了一辆拉土用的三轮车。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签字,画押,一天的租金是八十元,隋先生交了2000元押金后,老刘亲自把车送到了工地上。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押金早已透支,可隋先生这人,却不见影了。
这下,老刘着急了,人总见不到,这租金可怎么结?三轮车会不会被隋先生给卖了?正在老刘一筹莫展时,前几天,三轮车却在隔着王家庄近40公里外的瓦戈庄岚西头村里的一个工地上出现了。为这事儿,老刘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可人家就是一句话,车是隋先生放在这里的,谁都不能开走。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还得找到中间人隋平治才能说的明白,按照在隋先生合同上留下的电话,记者拨了过去。隋先生不接电话,事情也不能就这么僵持着。在老刘的央求下,记者随他来到四十公里外的岚西头村。没想到,还没等记者下车,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老刘的儿子从前面的车上突然冲下来,带着几个人,抢了三轮车开着就跑!
开走了车,扔下记者,老刘转身就想跑,记者赶紧把他拦住。老刘儿子的抢车行为不仅给了工地一个突然袭击,也让记者很意外,事情的经过还没弄明白,关键证物就被抢走了,工地上的施工人员能就此罢休吗?
老刘口口声声说儿子的行为,自己并不知情。然而他们父子俩的做法,却引起了工地施工人员的强烈不满。那位隋先生为什么会把车留在工地,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又该如何收场呢?两帮人越吵越激烈,记者好不容易才把双方分开,施工队的负责人张先生说出了自己的委屈。张先生说,三四年前,他通过朋友认识了隋平治。最近,村里要建一个养鸡棚,于是他就让隋平治帮着找了一帮工人,可没想到,自个把工钱交给他后,隋平治却不声不响的拿着钱走了,工程没干完,连工人的工资都没结清。电话里,隋平治只说放下这台三轮车,作为抵押。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中间人隋平治,记者用工地负责人张先生的电话给他拨了过去,这次,接通了。隋平治说,他不是有意要躲,确实是有事分不开身,办完后他一定会回来处理。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解决了,没想到,记者要离开时,却被工地上的工人拦住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记者围住,不少人满身酒气,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记者只好拨打了110。在寒风中等了二十多分钟后,110民警来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