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讨薪 要饭也要讨回血汗钱  11-11-19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11月15号,《生活在线》报道了来自安徽的于大爷在已经建成的居民区讨薪,等餐露宿,很是艰难,项目经理当时说会帮忙,三天过去,结果怎么样呢?

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即墨市西元庄社区,满头白发的于大爷正坐在一个小超市门前,一脸的愁容。一连三个“没有”,道出了老人的心酸,也让记者体会到了六旬老人讨薪的艰难。

于大爷家在安徽砀山,就为了挣点辛苦钱,去年,大爷和几个同村人一起来到青岛,跟着一个叫王方军的人,到西元庄这处公司上干活,本来说好工资一天一结,可活干完了,总共一万三千块的血汗钱,却一分没见着。当初,工人们和包工头签了协议,可建筑方不认这个帐。包工头人间蒸发,一万多的欠薪就成了笔无头帐。为讨薪,六旬老人几个月间往返青岛三次,可回回都是失望而归。前一阵,于大爷跟亲戚朋友借了钱,把同乡的工资先垫付上,而后自己一个人,踏上了千里讨薪路。15号,在记者的联络下,开发商诚丰置业的项目部经理出面了,答应帮忙找建筑商协商一下。可三天过去了,老人依然在寒风中苦等。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记者和于大爷一起,又找到了即墨市清欠办。清欠办工作人员说,于大爷以前也来过,可因为提供不了准确的建筑公司,所以,他们也没办法。有开发商,有工地,难道落实一个建筑公司,就这么难吗?接下来的一幕实在令人费解,清欠办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离开办公室,而一个不明什么身份的陌生人,走进办公室,坐下后声称已经过了办工时间,有事明天再来。当记者询问这位的身份时,人家什么也没答,直接离开了办公室。既然不是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反客为主,对投诉人下达逐客令呢?从下午不到四点,记者和于大爷一直等到五点一刻,工作人员再没回来过,至于领导联络到了什么程度,也不得而知。天色渐渐暗下来,记者和于大爷只好先行离开。老人说,这两天,超市老板看自己可怜,给提供了个住所,要不然,眼见寒流就要来了,真不知晚上能到哪儿去过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