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责任,再来讲讲姚先生碰上的事,具体的说是姚先生的母亲坐公交的时候给闪了一下,回头姚先生就去处理啊,这一处理不要紧,唉,处理出来一脑门子官司,姚先生实在气不过,找我们去评评理。
下午四点多,记者在中心医院门口这辆367路公交车上见到了姚先生和他的母亲,说起这两个小时的经历,姚先生是气不打一处来。
姚先生告诉记者,母亲今年已经76岁了。因为手指受了点轻伤,上午去海慈医院包扎了一下。大约下午两点钟,母亲在医院门口坐上了367路公交车往家走,没想到车刚驶进嘉定路车站时,老人突然摔倒。接到车队的电话,姚先生和对方约好,一起往海慈医院赶,可姚先生到了之后,却迟迟没见老人的身影。
此时,距离老人出事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电话里明明说好的,怎么出尔反尔呢,把老人一个人放在车队,算怎么回事?情急之下,姚先生拨打了110。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个小时后,老人还是没有送到医院。367路车队给的回答是正在请示领导。直到下午五点,姚先生接到母亲电话,说车队派人把她送到了青岛市中心医院。姚先生又赶紧打车从海慈去了中心医院。
在公交车里,记者见到受伤的老人正斜坐在椅子上,车厢里十分闷热,老人满脸都是汗。
几小时前,老人摔倒的那一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车队工作人员在电话里,明明答应要把老人送到海慈医院,为什么后来又变了卦?
更让姚先生难以理解的是,到了中心医院,车队工作人员提出,他们只负责送人,在事故责任没有搞清楚之前,费用需要家属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