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困难群众的知心人,她是大爷大妈们的好闺女,她用十三年的时间,耕耘在社区,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细致的女性情怀成了居民的“主心骨”,用真心、诚心、爱心、耐心为社区居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她,就是四方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夏玉波。6月27号,一部反映基层党建故事和成果的电影-《天天我都在》,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影片讲述了共产党员柳秋霞退休后积极投身社区工作的经历,她不辞劳苦为民办事的点点滴滴、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四方区海琴社区党委书记、省优秀共产党员夏玉波。
参加完首映式,夏玉波又像每个月底一样,带着东西来到了居民徐济波家中。徐济波夫妻俩都是残疾人,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全家每月全靠一千元的低保金生活。这些年来,一直是夏玉波在资助他们。1998年,夏玉波从工厂退休后,当选为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可刚上任不久她就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社区工作干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有时候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夏玉波没有放弃,她决定一定要干出个样来。2003年,夏玉波带着居民一起抗击“非典”,一天十几个小时马不停蹄,而那时,她刚刚做完手术还不到20天。看到夏玉波忍着疼痛、奔波忙碌的身影,居民的心被融化了。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夏玉波帮着联系工作,邻里之间吵架了,夏玉波苦口婆心帮着调解。黄金欧是一位80岁的孤寡老人,每月只有180块钱的遗属金,夏玉波就经常来黄老家里,收拾家务,陪老人说话。每年老人过生日,夏玉波一定买来蛋糕陪他一起过。
十几年来,夏玉波练就了啥事都知道的“顺风耳”,啥委屈都能忍的“橡皮肚”,啥架都能劝的“铁嘴”。她和几个社区老党员成立了“365党员工作室”,提出了“有事慢慢说,有我天天在”的工作理念,居民遇到什么难事、烦心事都可以来这里说说。如今,365“党员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470人次,帮居民解决实际困难190多件。这些年来,夏玉波把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母亲去世前,她正在忙一个大活动,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这成了夏玉波心中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