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行动:上网买来劣质化肥  11-03-20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即墨的刘先生高喊,自己的损失也不小,赔大发了。花三十多万买来的化肥,却被检验不合格。事情还得去年的9月份说起。刘先生父子一直经营化肥批发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网上看到了一条化肥供应信息。来人自称姓冯,是潍坊临朐县一家肥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双方见面,相谈甚欢。既然是生意人,这买卖就得正规,双方很快签订了进货合同。上面写明: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标准的情况,供货方要赔偿双倍货款。这边合同签好,没过多久,化肥也发过来了。

在这份由临朐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上,显示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完全合格。可刘先生是个仔细人,这笔货是要在青岛市面销售的,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还是送到青岛地区的检测中心,再查查。两地的质量检测部门,给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检测报告,刘先生有点傻眼了。按照化肥包装袋上的厂家电话打过去,这一打,刘先生心里更没底了。刘先生再通过潍坊114查询,那边竟然也没有查到厂家的电话。再找供货商问,人家一直也不接茬。去年底,刘先生无奈去即墨市公安局报了案。随后,警方又把化肥样品送到即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化验,结果显示,化肥质量仍然不合格。同一种产品,怎么出现了两种检测结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故意造假还是一时失误,还是请警方给调查清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