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的3。15都是消费者集中维权的时候,消费陷阱、假冒伪劣、花冤枉钱的,统统能出口气,自身权益得到维护。今天就集中说几个为消费着急上火维权的事儿,小到几百块钱的相机包,大到几百万的豪车,甭管买贵买贱,遇上问题都一样上火生气。开始,先去工商、质检等多家职能部门,在大润发联合举办的3.15维权活动上看看。
消费与民生,是今年3.15的主题。昨天央视的3.15晚会公布了2011年消费者最关注的十大消费热点,其中通讯服务质量及收费问题、网络购物、家电产品售后服务、速递、食品安全、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银行收费和服务、餐饮服务、保健品医及疗器械等虚假宣传、房产建筑质量及中介服务榜上有名。
在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通讯行业,隐瞒信息、收费不透明,消费者被动扣费是投诉的主要问题。
随着网购的普及,一些网络、电视购物的陷阱也频繁出现,这其中消费者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以次充好。
工作人员还介绍说,除了通讯和网络购物,关于汽车消费的投诉也在逐年增加,车行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车,不兑现购车送配置的承诺,不履行口头约定;保修期内夸大汽车故障、零配件以次充好、推卸保修责任都是消费者常碰到的问题。
今年的3.15活动现场和往年不同,除了工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像卫生监督、质检、还有一些企业也共同参与进来。保障消费者权益,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