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11月14日讯 优良的通关环境,为贸易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保障。青岛海关所属董家口港海关,通过科技赋能、制度创新与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构建起以“智慧引擎”为核心的口岸新生态,多项创新举措走在全国海关前列,为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注入强劲动能。
在董家口港区粮食码头,海关关员正在对物品进行查验,通过新型智能查取识一体机的使用可以使表层检疫时间从半天缩短至1个小时。同时,全程无需人工介入的自动化取制样系统的使用,可以节省监管资源20余人次。
在码头,智能查检设备的投用,将粮食查验监管作业嵌入港口作业流程,从侵入式、中断检查转向顺势、无感监管。而在线上,海关联合海事、边检、港口等部门,综合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云港通·全域口岸智能服务平台,打破口岸监管部门间数据壁垒,构建起“一网通办、智能协同”的口岸服务新生态。
今年以来,随着“智慧海关”建设进入总装集成阶段,青岛海关以“场景链”落地为标志,推动通关智能化、监管精准化和贸易便利化实现新突破。其中,依托海关总署智慧海关水运散杂货场景链建设,董家口港海关通过智能装备应用和流程再造,使整船铁矿石不需落地码头堆场,而是由外轮经皮带通廊直接到厂存放,全程实现“零待时、零堆存、零搬倒”。以20万吨级矿石船为例,单船可节省堆场1万平方米、减少作业2天、节约费用80余万元,年均为港口降本超1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