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镇(街)小微工程交易规范化管理,是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的重要实践。今年以来,胶州市创新构建“机制协同化、场所标准化、制度体系化、平台数字化、监管规范化”治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化、可复制的管理模式,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在胶州市里岔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站,一场评标活动正在进行。代理工作人员、见证服务人员和评标专家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独立工作,房间里配齐了计算机、高清晰音视频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独立、规范的环境有效避免了区域间干扰,提升了见证效率和公正性。
镇(街)层面的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是直接关系民生、推动基层发展的重要一环。针对镇(街)400万元以下小微工程存在的交易流程不规范、监管薄弱等共性难题,今年以来,胶州市将镇(街)小微工程统一纳入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通过部门联动、标准化建设、数字赋能和全链条监管等改革举措,联合财政、住建等5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小微工程交易工作方案》,配套制定服务站制度模板,迭代升级交易系统,并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显著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效率与公正性。
目前,胶州市12个镇(街)已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形成“制度+平台+监督”三位一体的治理新格局。自推行以来,胶州市共有89个镇(街)小微项目通过服务站完成交易,累计节约资金104.47万元,实现了“少花钱、办好事”,为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胶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