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当下,青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今年下半年,我市又公布“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链主企业名单,62家具备产业引领能力的企业正式“亮相”,成为提升全市产业链韧性、锻造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关键在“创新”。62家链主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大、品牌价值高,“创新”更是企业最突出的特质。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链主企业,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顺利攻克了人形机器人精密传动技术;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地铁6号线,打造出全国首条城轨交通智慧地铁示范线。作为绿色能源产业的链主企业,汉缆股份的电缆产品已经挺进世界750kV电压等级的“无人区”;鹏辉能源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多年稳居全球十强。
智能家电、现代轻工、高端化工与新材料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城市厚实的经济底盘,链主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上都担当着“重量级”角色:海尔连续16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第一品牌,海信电视整机连续2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蝉联中国啤酒行业榜首,赛轮、双星均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明月海藻成为全球最大的海藻制品企业……尽管已是行业翘楚,但这些品牌企业均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深挖企业与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链主企业是核心技术“突破手”、全新赛道“开拓人”,也是产业集群“推动者”。在汽车产业重镇即墨,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奇瑞汽车等链主企业,引领着4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聚,加速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转型;在西海岸新区,北海造船、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等智能装备产业的链主企业,将全产业链融入海西湾造修船产业生态,形成集群式发展;芯恩(青岛)、京东方光电、思锐智能、海信视像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芯屏企业在一个个专业园区内抱团发展,实现了“培育一个链主、激活一条链条、辐射一个集群”。
链主强,则产业兴。根据相关实施方案,青岛将支持链主企业在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供应链协同合作、产品技术联合创新,让链主企业持续释放创新动能,以“龙头引领、多点突破”的格局,优化城市产业版图,书写“青岛制造”新的时代答卷。